文本描述
互联互通提质增效,充电行业冬去春来 ——充电桩深度报告 核心观点 证券研究报告 ?股票研究部 所属部门 报告类别 ?汽车电动化深入、车桩建设滞后、政策支持不减,三轮助力驱动电桩发展 ?行业深度 其一,国际车企齐转向以及国内销售增速保持高位,表明汽车电动化的不可逆 趋势,行业已突破 0~1%的孕育期,进入 1%~10%的高速成长期;其二,我国充 电桩建设速度仍落后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车桩比(电动车保有量 /公共充电 桩总量与运营车总量/公共快充桩总量)分别为8:1和3.35:1且呈扩大趋势, 车桩配比缺口巨大,公共充电桩尤其是直流快充桩亟待加速建设;其三,中央 和地方政府规划与扶持并行,行业进入发展和收获期。 ?汽车家电/汽车 ?增持评级 所属行业 行业评级 报告时间 ?2018/10/25 分析师 ?行业分化,重心由建桩向运营倾斜,电桩利用率攀升,运营前景向好 孙灿 证书编号:S1100517100001 010-68595107 充电桩产业链中硬件利润率呈现下滑趋势,而运营自 2014年以来,逐渐形成 了多种运营主体并存的格局,但运营商集中度非常高,CR5高达 88%。目前随 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公共桩的充电量和使用率已大幅提升,预计2018 年全年充电量可达 30亿度,单桩日均充电时间已接近一小时,扭亏在即,长 期行业弹性可期。 suncan@cczq 联系人 黄博 证书编号:S1100117080004 021-68595119 ?结构性机会浮现,运营车辆电动化迎数百亿服务市场 huangbo@cczq 现阶段运营服务费贡献主要营收,更多商业模式高速演化。随着充电功率的提 升,单桩的盈亏平衡点下移,经测算,30kw、120kw的快充桩日均充电的平衡 点分别为1.3和0.9小时。公交车、出租车等运营车辆的电动化趋势明确,而 运营车与快充桩配比缺口大,结构性机会明朗。我们根据运营车的电动化趋势 和充电服务费的收费标准,测算出 2020年的市场空间将有望达到430.0-765.3 亿元,布局广、选址佳、技术优的龙头企业将在未来受益。此外,随着行业互 联互通进程的加速,充电更便捷,而私家车主建设私人桩的难度较大,私家车 主也有望趋向公共充电。 川财研究所 北京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8号中 海国际中心15楼,100034 ?坚定看好充电行业发展 上海陆家嘴环路1000号恒生大厦 11楼,200120 过去几年,由于充电需求不明朗、充电桩使用效率低、充电运营盈利模式不清、 行业缺乏有效整合,市场上普遍认为充电桩行业盈利难,发展前景堪忧。我们 认为:其一,汽车电动化趋势明朗,充电需求大幅提升;其二,充电功率提升, 深圳福田区福华一路6号免税商 务大厦21层,518000 成本回收难度降低;运营车电动化,运营商收取充电服务费保收入;其三,行成都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 业互联互通,公共快充前景向好。 区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 177号中海国际中心B座17 楼,610041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及预期、重大安全事故出现、政策调整幅度 过大。 本报告由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编制谨请参阅尾页的重要声明 川财证券研究报告 市场的认知 市场普遍认为充电桩行业诸多乱象导致充电效率提升缓慢,盈利困难,发展前 景堪忧。2017年以来,一些早期入局的桩企开始出现在倒闭、退市等负面消息 中,暂时生存下来的企业尽管建设了大量充电桩,却始终深陷盈利难的困境中, 行业似乎将长期处于寒冬之中。诚然,重资产战略是电桩运营企业发展的重要 途径,公共充电桩成本较高,成本回收期较长,前期投入较大,但盲目大范围 的布局虽能为企业带来流量基础,却未必能给企业带来实际利益,更重要的是 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找到行业盈利契机和市场需求。 与市场的不同认知 过去几年,行业盈利难的症结在于三点:其一,充电需求不明朗,电桩建设存 在供大于求的风险,企业不愿冒险入局、加大投入改良技术;其二,充电桩使 用效率低,充电运营盈利模式不清,勇于尝试的企业前期投入较大,却无法获 取稳定的收入来源,难以及时回收成本,不能支撑其长远规划;其三,行业缺 乏有效整合,运营商各自为战,消费者充电体验差,供需两端混乱无序。 我们认为行业寒冬已过,扭亏在即,而未来利润具有相当弹性。目前,上述三 大症结已得到实质性缓解:其一,国内外主流车企纷纷涉足新能源车市场,电 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汽车电动化发展方向确定,因而对充电设施的需求大 幅上升;其二,充电桩使用效率低的原因既有市场环境的客观成分(电动车保 有量不高、车主进行公共充电的意愿不高等),又有企业自身的主观成分(选 址差、设备充电功率低、企业发展战略落后等)。从微观单桩来看,根据我们 的测算,7kwh慢充桩要在5年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