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区 > 华北地区 > 河北 >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DOC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DOC

好世置业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申报表
资料大小:1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16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7/10(发布于上海)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申 报 表 (2011年度) 申 报 单 位 河北省盐山县小庄乡吉科中学 项 目 名 称 留守不等于失守 项目带头人 李关勇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河北省教育厅制 2011年2月 河北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 申 报 单 位 河北省盐山县小庄乡吉科中学 项 目 名 称 留守不等于失守—留守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项目带头人 李关勇 职务 校长 主要贡献者 郑煜 王玉凤 何文敬 联 系 电 话 0317—631533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实践过程 实践过程 实践过程 实践过程 实践过程 实践过程 实践过程 实践过程 实践过程 实践过程 实践过程 盐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劳务输出已成为本县农民致富谋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子女受教育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同时,打工农民的子女却因此远离了父母,于是,每一所农村学校总会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我校2008年学生总数为668人,其中留守学生153人,占学生总数的22%;2009年,全校学生总数625人,留守学生176人,占学生总数的28%;2010年全校学生总数587人,留守学生204人,占学生总数的35%。从这三年的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留守学生的数量有逐渐连年上升趋势。 学生在农村老家或跟着爷爷奶奶,或被托付给亲戚朋友,有的甚至于让学生独自留在家中。父母的关爱的不足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容易造成留守学生产生性格孤僻、情感脆弱等心理病症,甚至逃学厌学,自暴自弃,沾染上不良习惯。在为数不少的“留守学生”中,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厌学、逃学甚至辍学,在后进生当中,“留守学生”占了很大比例。学校在对这些学生教育管理时面临着几大难题:家长溺爱,难于管理、管护,学生安全有隐患;爷爷奶奶等监护人的隔代教育弊端多,缺少了家庭教育的环节。“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功能很难在留守学生身上得到体现。 留守学生的教育普遍存在着下列问题 一、 学习状况一般。由于这些学生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往往较低,没有能力辅导学生的学习,重养轻教,面临现代人、现代社会形态以及现代社会背景,大多还是使用过去那套“只管学生吃饱吃好、穿好穿暖,其它一并放任。”的老办法,好吃、好玩的给学生留着;天冷了或下雨了,给学生送衣、送伞;而对学生学业、行为习惯均无干预。即使有,也是轻描淡写的,不能标本兼治。这样常常致使学生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学生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二、心理情感不健全。“留守学生”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三、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教育,留守学生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走同学的东西,其中最普遍的坏习性还是乱花钱。外出做工的父母因为不在学生身边而对学生萌生歉疚心理,为保持这么一个心理均衡,在物质方面,就尽力满足学生的要求,最后结果滋生了学生乱花零用钱的坏习性,甚至造成有的“留守学生”形成盗窃、抢劫的违法犯罪行为。 四、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留守学生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学生”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针对上述情况,从2008年开始,我校就成立了由我(李关勇)自任组长,以各班班主任和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