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作者 : 汪建平
单位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肛裂
第九节
重点难点
肛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肛裂的病因
肛裂的手术方式
1.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全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
2.较常见的肛门良性疾病之一
外科学(第9版)
一、概述
3.平行于肛管纵轴
4.多见于青中年人
肛 裂
1.排硬便时机械性损伤
2.慢性感染
外科学(第9版)
二、病因
3.局部血供差
4.承受压力大
肛 裂
1.与排便有关的周期性疼痛为其主要临床特征
2.便时出血:滴血或便纸带血
3.肛裂三联症:肛乳头肥大、肛裂溃疡、哨兵痔
4.个别病例可伴有皮下瘘
外科学(第9版)
七、临床表现
肛乳头
肛裂溃疡
哨兵痔
肛裂临床表现
肛裂疼痛的特点
诊断:病史特征、肛裂三联症(皮下瘘)
鉴别诊断: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肛周肿瘤、梅毒、软下疳等引起的肛周溃疡相鉴别
外科学(第9版)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溃疡
坐浴,通便,止痛
扩肛治疗
手术治疗:肛裂病灶切除术;内括约肌切断术
外科学(第9版)
九、治疗
肛裂的手术治疗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第十节
一、定义
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
肛周脓肿
肛瘘
外科学(第9版)
什么是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肛管直肠与其周围肌肉、骨盆、筋膜之间由结缔纤维组织或者脂肪组织填充而成的疏松组织间隙
肛管内外括约肌间隙 (intersphincteric space)
肛周皮下间隙(perianal space)
坐骨肛管间隙( ischioanal space)
骨盆直肠间隙(pelvirectal space)
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外科学(第9版)
二、病因病理
肛腺感染
肛腺感染形成括约肌间隙原发感染病灶,沿着直肠肛管周围组织间隙之间蔓延、扩散,最后在不同的组织间隙形成脓肿
肛腺是肛管周围、开口于肛窦的腺体
肛腺感染灶沿直肠肛管周围间隙播散
外科学(第9版)
其他病因
肛周皮肤感染如结核杆菌、真菌等
异物损伤:鱼刺、骨折碎片、刀刺伤等
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恶性肿瘤:直肠癌、淋巴瘤、横纹肌肉瘤等
肛门部手术后:痔、裂、直肠癌等
肛门部放疗后等…….
比例较小,约10%
三、分类
肛周(皮下间隙)脓肿
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肛管括约肌间隙脓肿
黏膜下间隙脓肿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位置
外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
表浅的脓肿:患侧肛周皮肤红肿疼痛,触诊有硬结和压痛,脓肿成熟后可有波动感,可破溃流脓血
较少出现全身感染症状
表浅脓肿
外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
深部脓肿:患侧皮肤持续性胀痛或隐痛,也伴有肛门内钝痛,排便或行走时疼痛加剧;皮肤外观轻微红肿或质硬,较少破溃流脓或波动感;偶有排尿困难或里急后重
可有全身感染症状:发热、头痛、乏力、纳差,甚至寒战等
深部脓肿
外科学(第9版)
五、治疗
非手术治疗:缓解症状,术前准备
抗感染: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局部中药外敷
口服缓泻剂
穿刺抽脓
脓肿的非手术治疗
外科学(第9版)
五、治疗
手术治疗:切开引流术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标准手术
脓肿切开引流术
外科学(第9版)
五、治疗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二个结局:
完全愈合(多为非肛腺感染引起的)
切口不完全愈合,形成肛瘘(最常见,约70%)
完全愈合
形成肛瘘
外科学(第9版)
五、治疗
如明确为肛腺感染引起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考虑进行根治性手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肛瘘瘘管切开/切除术)
肛周脓肿的手术治疗
外科学(第9版)
肛瘘
第十一节
肛管腔与肛周皮肤之间异常的肉芽肿性通道,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
内口常位于肛窦,多为一个;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假性愈合后间歇破溃发作
一、定义
肛 瘘
外科学(第9版)
二、病因病理
多数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同一疾病不同病理阶段。肛周脓肿是急性感染期,肛瘘是慢性感染或稳定期
其他病因引起的肛周脓肿如果引流不畅或原发病因未治愈,也可以形成慢性期肛瘘
肛周脓肿
肛瘘
外科学(第9版)
三、肛瘘分类
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
低位单纯性肛瘘:一条瘘管
低位复杂性肛瘘:多个瘘口和瘘管
高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
高位单纯性肛瘘:一条瘘管
高位复杂性肛瘘:多个瘘口和瘘管
外科学(第9版)
括约肌间型肛瘘(70%)
经约肌间型肛瘘(25%)
括约肌上型肛瘘(5%)
括约肌外型肛瘘(0.5%)
根据原发瘘管与肛管外 括约肌的关系分类
三、肛瘘分类
肛瘘分类
外科学(第9版)
四、临床表现
肛周脓肿破溃流脓或切开引流手术史
外瘘口不愈合,间断或持续流脓血或黏液
可有粪便或气体漏出
肛门部潮湿、瘙痒、恶臭
间断出现急性肛周脓肿表现
肛瘘临床表现
外科学(第9版)
Goodsall定律
在肛门中间划一横线,如外口位于横线后方或者外口距离肛门的距离大于3cm,瘘管常是弯型,内口常在肛管后正中处;如外口位于横线前方且外口距离肛门3cm以内,瘘管常呈放射状直瘘,内口在对应的肛窦方位
五、临床查体
Goodsall定律
外科学(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