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儿科学_感染性疾病第_节病毒感染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儿科学_感染性疾病第_节病毒感染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扬州金苹***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儿科
资料大小:1127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68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6/14(发布于江苏)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儿科学_感染性疾病第_节病毒感染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第1页图片 “儿科学_感染性疾病第_节病毒感染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第2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第八章 感染性疾病 作者 : 尚晓丽、夏晓玲 单位 : 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王玲珍、孙立荣 单位 : 青岛大学 第一节 病毒感染 第二节 细菌感染 第三节 结核病 第四节 深部真菌病 第五节 寄生虫病 病毒感染 第一节 一、 麻疹 二、 三、 脊髓灰质炎 四、 五、 六、 手足口病 水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流行性腮腺炎 重点难点 儿童常见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儿童常见病毒感染的治疗原则和预防 儿童常见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一)概述 2. 临床上以发热、咳嗽、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3. 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使全球麻疹死亡率下降了84%,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消灭了麻疹 儿科学(第9版) 一、麻疹 (measles) (二)病原和流行病学 麻疹病毒为RNA病毒,抗原性稳定 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后的5天均有传染性 以冬春季发病为多 儿科学(第9版) 麻疹病毒结构示意图 (二)病理改变 儿科学(第9版) 多核巨细胞 (三)发病机制 儿科学(第9版) 病毒 鼻咽 局部上皮细胞和 淋巴组织中繁殖 病变部位单核细胞浸润 增生形成多核巨细胞及核内外均有病毒集落的嗜酸性包涵体 血液 单核细胞 基本病变主要见于皮肤 淋巴组织、呼吸道、肠道黏膜和结膜 向全身传播 临床症状 1. 典型麻疹 (typical measles) (四)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为6~18天(平均10天),此期可有轻度体温上升和全身不适 (2)前驱期: 从发热至出疹,一般为3~4天;有发热、眼鼻卡他、眼结合膜炎等 麻疹黏膜斑 (Koplik#s spots) ① 时间:出疹前1~2天出现 ② 位置:开始见于上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以后累及整个颊部并蔓延至唇部黏膜 ③ 形态:直径约0.5~1mm的灰白色小点外有红晕 ④ 发展:1天内很快增多,出疹后逐渐消失 儿科学(第9版) 儿科学(第9版) 卡他症状 儿科学(第9版) 麻疹黏膜斑 (Koplik斑) 1. 典型麻疹 (typical measles) (四)临床表现 (3)出疹期: ① 持续3~4天,全身症状加重 ② 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额、面部→颈→躯干→四肢→手掌足底 ③ 皮疹性质: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全身症状好转,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伴有糠麸样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一般7~10天痊愈 儿科学(第9版) 儿科学(第9版) 麻疹皮疹 麻疹皮疹 儿科学(第9版) 麻疹皮疹 2. 非典型麻疹 (atypical measles) (1)轻型麻疹 (2)重型麻疹 (3)异型麻疹 (四)临床表现 儿科学(第9版)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结核病恶化 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 (五)并发症 儿科学(第9版) 1.血常规 2.疾病早期鼻、咽分泌物或尿沉渣涂片直接镜检多核巨细胞或包涵体细胞 3.血清学检查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4.病毒抗原检测 PCR法检测麻疹病毒RNA 5.病毒分离 (六)实验室检查 儿科学(第9版) 1.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麻疹接触史、急性发热、畏光、眼鼻卡他等,应怀疑麻疹的可能 2. 皮疹出现以前,依靠Koplik斑可以确诊 3. 麻疹病毒血清IgM抗体阳性、麻疹病毒RNA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可确诊 4. 疹退后皮肤脱屑及色素沉着等特点,可帮助做出回顾性诊断 (七)诊断 儿科学(第9版) (七)鉴别诊断 儿科学(第9版) 出疹性疾病鉴别诊断 1. 无特异抗病毒治疗 2. 一般治疗 (1)给予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充足水分;保持皮肤、黏膜清洁 (2)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 3. 对症治疗 (1)高热可用小量退热剂,出疹期避免急骤退热;烦躁者镇静;剧咳时镇咳祛痰 (2)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补充维生素A (八)治疗 儿科学(第9版)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出疹后5天 有并发症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麻疹的监测管理 (九)预防 儿科学(第9版) (一)概述 (二)病原和流行病学 (三)病理改变与发病机制 儿科学(第9版) 二、脊髓灰质炎 (poliomyelitis) 前驱期 瘫痪前期 瘫痪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四)临床表现 儿科学(第9版) 吸入性肺炎、肺不张 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衰竭 压疮、肌肉萎缩 骨质脱钙 (五)并发症 儿科学(第9版) (六)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2. 脑脊液 3. 血清学检查 4. 病毒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