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2018—2020年)
前 言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省委省政府在深入推进“三农”工作中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突出“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和开放农业”六大建设重点;砚山县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张名牌,重点打造粮食、三七、辣椒、蔬菜、烤烟、山地牧业、种业、油料八大高原特色产业。“砚山蔬菜”已成为享誉全州、传播全省的特色名片。
根据《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云政办发〔2017〕35号)、《文山州“十三五”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等的要求,综合分析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和潜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基础上,特编制《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旨在认真总结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到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以全面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产业增效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环境整治、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中国梦—魅力砚山篇”的美好蓝图,不断加大农业科技项目推动力度,逐步完善农业和科技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砚山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走出一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为砚山县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有力支撑。规划期为2018—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近年来,砚山县明确了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重点突出“科技创新、农民增收、培育优势产业、惠农富农”四个领域,积极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原特色农业、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基础性工作,砚山农业和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发展成效
砚山是站在“全省先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高度以及在示范引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的要求,充分发挥砚山县交通、区位、气候、物种等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按照“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农户联动、链条拉动、市场引导、科技支撑、规范种植”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整合资金,加大建设力度,采?笆谐∫肌⒄叻龀帧⑿畔⒎瘛⒓哟笸度搿⑶炕傅肌蔽逑畲胧逊⒄垢咴厣┮挡祷魑贫┐寰梅⒄埂⒋俳┟裨鍪盏闹匾铰跃俅肜醋ィ欢咸嵘甘场⑷摺⒗苯贰⑹卟恕⒖狙獭⑸降啬烈怠⒅忠怠⒂土系炔担罅Ψ龀只ɑ堋⒘止刃滦瞬担醪叫纬闪思种病⒓庸ぁ⑾畚惶宓母咴厣┮挡导骸?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1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43.73亿元,占年计划43.3亿元的100.99%,同比增长7.1%;农业增加值26.07亿元,占年计划26亿元的100.27%,同比增长6.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5元,同比增长9.3%。
(二)稳定抓实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稳步上升,产量连年增加,年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201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05.4万亩,实现粮食产量2.74亿公斤。为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重点推进种养结合型调整,继续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改种青贮玉米饲料和优质饲草,支撑畜牧业发展。
(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2017年,三七、辣椒、蔬菜、烤烟、油料5大特色经作种植面积99.69万亩。辣椒、蔬菜成为砚山县种植面积最大,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全县规模化蔬菜基地从1个1万亩发展到4个4万亩,覆盖全县8个乡镇。专门从事蔬菜种植、外销的企业、合作社发展到12家。种业以砚山东南亚杂交玉米研究所为辐射中心,收集5000余份玉米品系,目前在国际上获得6项专利证书和18个玉米新品种审定登记证书。畜牧业产值达12.36亿元,实施山地牧业完成草地治理33万亩,围栏封育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60%;人工种草牧草混播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四)基础设施装备完善。砚山县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旱涝保收项目、水土保持项目、土地治理工程项目、现代烟草工程、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项目建设,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累计达28.87万亩;农业设施面积逐年加大,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51.1万亩。
(五)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砚山县2017年培育龙头企业40户,实现销售收入36.67亿元,比上年增8%;农民专业合作社706个,注册资金23.9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12个,500万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34个,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173个。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砚山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县拥有“三品”认证企业7个,认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