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管理专题 > 知识管理 > 专利管理制度DOC

专利管理制度DOC

shangya***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7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11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5/22(发布于上海)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专利管理制度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专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公司的专利工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推动生产技术进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专利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第三条 本公司专利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宣传普及专利知识,激发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推动我公司科技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第四条 执行本公司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公司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公司。申请被批准后,公司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公司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做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五条 在取得专利申请号及取得专利权后,公司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按有关规定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第六条 在专利申请公布或者公告前,专利工作者及有关人员对其内容负有保密的责任。 第二章 专利的管理 第七条 本公司的 部是专利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责包括: (一)研究制定并实施公司专利战略,为经营决策服务,并纳入科研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规划中; (二)负责对员工进行专利法和专利知识的宣传培训; (三)鼓励员工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为职工提供有关专利事务的咨询服务;依法办理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与报酬; (四)办理本公司专利申请、专利资产评估、专利合同备案、认定登记和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以及专利广告证明等事宜; (五)保护本公司专利权和防止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办理有关专利纠纷、专利诉讼事务; (六)管理公司专利资产,防止专利资产的流失;筹集和管理本公司的专利发展专项资金; (七)组织专利技术实施,管理专利实施许可贸易; (八)管理、利用与本公司有关的专利文献和专利信息,为科研、生产、贸易经营全过程服务; (九) 做好技术和产品进出口中有关的专利工作: (十) 其他与公司专利工作有关的事务。 第八条 本公司专利资产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一)专利技术开发; (二)专利申请、维持、放弃的确定,职务与非职务发明的审查,科研档案和发明或设计人员流动的管理; (三)专利评价、评估; (四)专利申请、优先权、署名权、专利权; (五)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权转让、专利许可及专利权质押; (六)专利战略研究与制定; (七)专利诉讼和向海关提请知识产权备案; (八)其他与专利资产有关的事项。 第九条 本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专利资产评估: (一)转让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 (二)许可其他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实施的; (三)以专利资产作价出资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 (四)需要进行专利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公司的专利资产评估,应委托有专利资产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办理。 第十一条 本公司在产品、技术开发立项之前, 部必须和相关业务部门一起进行专利文献的检索与分析,避免重复研究与侵权,同时运用专利制度的规则,提出能获得最大市场利益的有关技术路线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及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跟踪检索。 第十二条 公司开展对外贸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由 部进行项目专利检索: (一)技术、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 (二)未在国内销售过的原材科和产品的进口; (三)未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过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出口。 第三章 专利的申请 第十三条 申请专利的目的在于获得专利权,保护发明创造现在和潜在市场,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十四条 在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技术改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等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凡符合专利授予条件的,应及时申请专利,以取得法律的保护。 第十五条 专利申请的提出 (一)凡欲申请专利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应填写本公司《专利申请表》(另见附件),发明人或设计人在填写“申请专利的主要内容”栏时,应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的技术特点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有益效果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根据已知技术对发明创造的专利性做出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