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导语:本文给大家带来仓储管理和 WMS 的使用中,关于“补货策略”方面的分享,在讲 存拣分离的文章中,我们讲过了“补货”这个动作常发生在进行了“存拣分离”作业的仓 库中;虽然“补货”是一个动作,“存拣分离”是一种方式,但从管理工作上来讲,“补 货”和“存拣分离”却是用来互相搭配,以实现对仓储业务高效管理的方法。 我们在讲“存拣分离”的文章中,没有对“补货”进行详细的讲述,笔者是这样描述的补 货: 补货策略: 补货也是由存拣分离衍生出来的一种业务,一旦货存放于存/拣两个功能区了,那么就一 定会有补货的动作发生;上文中我们简单描述了一下补货,其实在真实的仓储业务中,补 货是一项充满智慧的业务,例如拣货区的商品库存到多少数量的时候才补货呢? 缺货的商品是一件一件的补呢还是一次性取多种商品进行补货呢?补货的路径应该怎样走 才能实现高效的补货呢?这都是仓储管理人员在业务中高频思考的问题,也正是有了这些 思考,才使得现在 WMS 系统对各种业务场景的支持越来越完善。 “缺货的商品是一件一件的补呢还是一次性取多种商品进行补货呢?补货的路径应该怎样 走才能实现高效的补货呢?这都是仓储管理人员在业务中高频思考的问题,也正是有了这 些思考,才使得现在 WMS 系统对各种业务场景的支持越来越完善。” 上次给大家留下了坑,今天笔者详细讲一下“补货策略”,把作业给大家补上。 一、补货诞生的场景 简单来说,“存拣分离”模式的应用,提升了空间的使用效率和拣货作业的效率,这种模 式下,就需要仓储作业人员把拣货区缺货的商品通过“补货”这个动作,将库存从存储区 移动到拣货区,这就是“补货”动作诞生的场景。 二、何为补货策略 通过上面对补货诞生场景的描述,补货就是将“拣货区缺货的商品”“从存储区移动到拣 货区”,这是字面意义上的描述,大家可以想象到,如果消费者在超市买东西,你发现他 要买的东西在货架上已经没有了才去补货,那是不是有可能就会因为消费者等待的时间太 久,而错过了一次销售呢? 同样的道理,在仓储的拣货作业中,如果是到了拣货的时候发现这件商品缺货了才去通知 补货,是不是也会影响拣货的效率呢? 这时候,如果我们通过一个任务,把即将缺货的商品统一生成补货的任务进行补货,那么 是不是就可以解决拣货区缺货而导致拣货效率降低的问题了呢? 是的,这种方法确实能够提升补货的效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 WMS 中,补货策略是如 何应用的。 三、补货策略与 WMS 既然要通过信息化的产品来实现任务形式的补货,那么需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呢? 在商品一货一位的前提下,我们在生成补货任务的时候,需要思考以下问题以及对应的解 决方案: 1. 如何界定该商品即将缺货? 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人工对库位设置库存预警值,即这个库位的商品库存低于指定的预 警值时,生成这个商品的补货任务,即补货任务生成 = 库位商品库存 < 库位库存预警值 。 补充一点,预警值的设置,可以使用采购业务中使用的库存预警值的方案,通过以“天” 为单位,设置一个系数,通过系统计算库存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平均每天的动销,由系统 动态地设置库位库存预警值。 这个方案虽然听上去很高大上,但是笔者在实际业务的讨论中,相当一部分从业者认为这 是个过度设计的功能,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个功能,因为也存在我们还没有遇到和这个 功能十分匹配的业务场景。 2. 如何得知需要补多少货? 通过“库位库存预警值”我们可以知道哪个库位的商品即将缺货,但是库位的容量是有限 的;例如在超市货架上的一包芒果干缺货了,补货员却从仓库里面拖来了一整托盘,在芒 果干的原有位置肯定是放不下了,恐怕这个补货员要再把剩余的商品再拖回去了;为了避 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就需要通过在库位上设置这个商品的最高容量,来决定这个商品 在单次补货时候的上限。 因为存在不同的商品在仓库中的存放形态不一样,例如体积较小的产品可能通过封箱后, 以固定箱规整箱的形式进行移动,在系统中会以箱的形态存放在库位上,体积较大或者不 适合再进行封箱的产品就直接存放于库位上了。 这几种情况下,有的产品不适合拆箱补货,有的产品适合整托移动,有的产品又适合零散 移动,所以在设置库位容量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这些情况,例如一件产品适合整箱补货,它 的箱规是 100 件,预警值是 20 件,如果库位能够容纳,哪怕很勉强,也要把库位容量设 置为 120 件以上,这样就避免了因为整箱补货会超过库位容量的情况出现了。 如此得知,我们需要补多少数量的库存计算公式为:补货数量 = 库位库存容量 – 库位商 品库存。 3. 综合以上两条,重新思考如何计算缺货商品 了解 WMS 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在拣货之前,配货单中的商品会锁定库位,锁定库位后, 我们才知道这个配货单应该去哪个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