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贸 > 经济 > 经济园区 >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长江三峡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方案DOC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长江三峡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方案DOC

guodeng***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3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9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4/25(发布于江西)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长江三峡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方案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长江三峡文化创意产业园 概念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 规划及建筑设计说明 1.1 项目背景 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全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城市规模除主城以外全市最大。 该项目位于万州江南新区核心地带,万州区行政中心正前方,面向长江,视界开阔。用地面积约120亩,用地性质商业(仅用于建设文化产业和文化娱乐项目),容积率2.0,另外广场用地28亩,不得修建地上建筑,可结合广场品质的改造提升,修建地下建筑。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左右。 地上建筑用地面积80348㎡,容积率2.0,建筑密度小于等于55%,绿地率大于等于30%,建筑高度小于等于30米。广场用地19124㎡,不得修建地上建筑,可结合广场品质的改造提升,修建地下建筑。 集新闻、广告、网络、商务休闲、餐饮娱乐、文化事业六大中心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及文化综合体。 1.2 设计理念 1.2.1 设计概念由来 方案缘自万州得名——“万川毕汇、万商云集”。结合山水现状格局,裙房犹如自山体上生长而出的一条条山石,向江岸延伸;同时江景办公塔楼与之相交,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落。条条裙房正如万川交汇,形成商业氛围;幢幢塔楼巍然而立,必将汇聚万商! 1.2.2 突出标识性 长江三峡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需要充分展示文化功能,做到产业与商业的有机统一,成为万州的标志性建筑。在园区形象塑造上,我们通过群体建筑体量来体现标识性,同时对环境进行规划,形成办公景观步行道,步行道上的“德方斯门”更是现代办公园区门户形象的体现。 1.2.3错落有致的群体建筑 建筑布局要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建筑体量和形式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设计中,我们按照自然地形布置建筑,并灵活变化建筑层数,加强了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关系。形成空间富于变化、立体的、多层次的办公建筑群落。 1.2.4 江景办公 高峡出平湖!江景是本地块最大的资源。设计中,我们充分发掘江景资源,将一半以上的办公设计为江景办公空间。好的办公建筑可以不断复制,好的江景办公空间却不可多得。 1.2.5 泛广场概念 各建筑物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形成整体,通过各种方式巧妙融合在一起,模糊边界,形成一种“泛广?钡母拍睢I杓浦校颐亲⒅卮蛟炜占浠肪称分剩纬删肮凼泳跬ɡ龋坝肷骄跋嗔ǎ簧柚冒旃蚰谕ピ海纬汕蚨老砭肮郏豢傥荻セㄔ埃蛟炜偶醋匀坏穆躺旃钐逖椤=岷舷执鄙性亍⒎岣坏南附谏杓疲怀龉部占涞谋晔缎浴? 1.3 规划设计 1.3.1 规划结构 在原有百米宽的景观主轴上增加办公景观轴,丰富了主轴空间。办公景观轴成为该项目的内部主要轴线,体现着办公园区的门户形象。 在办公景观轴形成的基础上,将地块划分成规模相近的A.B.C.D四个区域,形成了“一轴、四区”的规划结构。 1.3.2 功能分区 A区为重庆日报集团办公,B、D区为出租办公,C区为文化休闲功能。在中部广场考虑地下一层作为下沉商业休闲带。 1.3.3 竖向设计 地块西面比东面高30m,我们将地块自西向东跌落成高差4米的5个台地,将高差均匀释放到环境中。地块南高北低,我们将广场南北两片区域处理成具有4米高差的台地。 1.3.4 交通组织 地块南北开辟主要车行入口,形成南北主路,C、D区间设次路,形成T字形路网。 A、B、C、D区独立设置地下车库,地库出入口布置在主路上,进园即入库停车,提升园区步行环境。 每个园区入口广场考虑访客停车,内院设置汽车坡道,满足消防要求。 1.3.5 步行系统 地块东西两侧为步行主要入口,形成“公共区域”,办公景观带属于办公园区是“半公共区域”,园区内部庭院为办公空间独享的“私密区域”,形成三个层次的景观步行系统。 1.3.6 景观结构 景观主轴、景观次轴依山就势,衔接山景和水景。办公景观轴属于办公园区内部轴线,有机连接两个地块,呼应南北景观绿化。A、B、C、D四个区内绿化形成区域景观节点。 1.3.7 立体景观 下沉景观广?⒌孛媛袒荻セㄔ肮钩闪税旃扒牧⑻寰肮巯低常丛於嗖愦蔚氖酉呓涣鳎褂谜咭恢致躺傲值纳钐逖椤? 1.4 建筑设计 1.4.1 建筑平面 每个园区拥有独立的绿化庭院,作为园区休憩的步行空间。通过大台阶由庭院进入办公门厅,体现办公空间的高贵品质,再由垂直交通通往各层办公。办公建筑考虑中庭办公,以获得较好的通风、采光效果,提升室内环境。 1.4.2 建筑立面 建筑色调整体统一,与山水环境自然融合。裙房采用浅灰色石材,体现稳重的山石形象;塔楼采用玻璃幕墙系统,内衬部分实墙,在最大限度获得江景资源同时满足节能要求。鲜明的两个立面系统更体现了以裙房为“川”,塔楼为“商”,“万川毕汇、万商云集”的设计理念。 1.4.3 绿色办公 办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