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学习 > 充电学习 > 出版E书 > 传染病学_病毒性传染病第九节登革热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传染病学_病毒性传染病第九节登革热_人民卫生出版社PPT

北京华人***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传染病
资料大小:150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30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4/3/28(发布于北京)
阅读:14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作者 : 龚国忠 单位 : 中南大学 第九节 登革热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防 概 述 一 传染病学(第9版) 一、概述 (一)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二)重型登革热 传染病学(第9版) 一、概述 重症登革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类型。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2~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多器官较大量出血和休克,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肝肿大。多见于儿童,病死率高。按有无休克表现分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 病 原 学 二 1. 登革病毒 二、病原学 传染病学(第9版) 是一类RNA病毒,归属于黄病毒科的黄病毒属。基因组为单链正股RNA,长约11kb,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基因组和核心蛋白一同装配成20面对称体的和衣壳。外层为脂蛋白组成的包膜。按包膜上抗原种类的不同,可分为DEN-1~4四种血清型。 2. 理化特点 传染病学(第9版) (1)病毒培养及分离:登革病毒在伊蚊胸肌细胞、猴肾细胞及新生小白鼠脑中生长良好;目前最常用C6/36细胞株来分离登革病毒。 (2)生理特性:登革病毒不耐热,60℃ 30分钟或100℃ 2分钟即可灭活,但耐低温,在人血清中保存于-20℃可存活5年,-70℃存活8年以上。登革病毒对酸、洗涤剂、乙醚、紫外线、0.65%福尔马林敏感。 流 行 病 学 三 1. 流行特征 三、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第9版) (1)地理分布:主要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流行,尤其是东南亚、西太平洋和美洲地区。登革热目前已波及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每年约5000万人遭受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我国主要以广东、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和广西为主要流行区。 (2)季节性:多流行于夏秋雨季,与伊蚊孳生有关。 (3)周期性:部分地区具有隔年发病率升高的趋势,但近年来流行周期常不规则。 2. 传播特点 三、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第9版) (1)传播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蚊虫叮咬,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3)人群易感性: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当地成年居民,在血清中几乎都可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故发病以儿童为主。 传染病学(第9版) 特别指出: 重型登革热流行特点 其易感人群多见于流行区的原住民,外来人少见,可能与促进性抗体有关;引起DHF最常见血清型是DEN-2。 三、流行病学 发 病 机 制 四 二次病毒血症 登革病毒 伊蚊叮咬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增殖 病毒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 复制 再定位 病毒入血 第二次病毒血症 抗登革病毒抗体 免疫系统 抗原呈递 免疫复合物 补体系统激活 血浆蛋白漏出 血管通透性增加 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 传染病学(第9版) 四、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五 五、临床表现 传染病学(第9版) 隐性感染 登革热 典型登革热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重症登革热 潜伏期3~14天(平均7天),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三种 五、临床表现 传染病学(第9版) 1. 典型登革热 (1)发热:起病急骤,畏寒、高热,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持续5~7天后骤退至正常,亦可出现马鞍热。 (2)皮疹:病程第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全身广泛分布,持续3~4天。 (3)出血: 25%~50%病例有出血现象,多在病程的第5~8天出现。 (4)其它:约1/4患者可有轻度肝肿大。 典型登革热 五、临床表现 传染病学(第9版) 2. 轻型登革热 症状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表现为:发热较低,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无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病程1~4天。 3. 重型登革热 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多表现为脑膜脑炎,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此型病情凶险,多于24小时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 诊 断 和 鉴 别 诊 断 六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登革热 传染病学(第9版) 1.个人史:登革热流行区居住史或近期旅游史。 2.临床特征:急起发热、皮疹、乏力、全身疼痛、出血、淋巴结大、束臂实验阳性。 (1)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可有ALT轻度升高。 (2)血清学检查:恢复期血清抗体比急性期升高4倍者可确诊;单份血清补体结合实验滴度超过1︰32,红细胞凝集素抑制试验滴度超过1︰1280具有诊断意义。 (3)病毒分离和RT-PCR直接寻找病毒颗粒或成分。 3.实验室检查 4.鉴别诊断:流感、麻疹、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等。 登革病毒在C6/36细胞中生长 (二)重型登革热 传染病学(第9版) 1. 诊断标准 (1)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2)多器官较大量出血; (3)肝肿大。 具备其中2~3项,同时血小板在100×109/L以下,血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者,为登革出血热。同时伴有休克者,为登革休克综合征。 2. 鉴别诊断 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