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摘要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性贷款产品线上化趋势明显,大型国有
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成功建立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自动化审批流程,中小
银行则依然在加快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路上。针对小微企业经营性信
用贷款,许多商业银行尝试将传统线下审批和大数据应用有效地结合,在提
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的同时,也能控制该类产品的整体不良贷款率。现有理
论中,除了宏观层面分析各种信用风险管理逻辑和方法,还有很多研究者通
过建立风控模型,调节影响因子试图建立出一套有效地线上化审批模型。但
结合我国目前大多中小商业银行经营性信用贷款产品审批现状,很少有能实
现全流程线上化,大部分商业银行选择的依然是线上加线下审批模式,而针
对这种审批模式的案例分析,相对较少。笔者采取案例分析方法,选定 G银
行几年前集中爆发过不良的一款经营类信用贷款产品作为研究对象,该产品
就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审批模式。本文将从产品政策设计推广、审查
审批以及贷后风险预警多个方面分析,覆盖该产品的整个流程,从各个环节
分析短板,总结经验,以供研究者参考。
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
外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文献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
着重介绍风险管理相关概念以及不良资产管理相关概念,包括风险管理、风
险计量和不良资产处置等内容,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阶段,总结我国现
代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特点和手段。第三章对案例分析背景和发
展过程进行详细介绍,首先介绍 G银行的发展概况和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架构,
其次介绍了“生意红”从产品设计推广、发展规模到最终的不良爆发整个流
程,完整的展现了该产品在前几年的发展轨迹,为下一章主要环节分析做铺
垫。第四章结合小微企业客群以及所在行业的特点,从客户经理贷前调查环
节进行分析,再到贷款审查审核阶段,总结岗位设置和申请评分卡两方面存
1
G银行个人经营性信用贷款风险管理案例研究
在的不足,最后分析存量“生意红”客户贷中预警行为评分卡的问题。第五
章是根据“生意红”产品分析的不足,总结经验,提出优化建议。最后,则
是结论和展望,对 G银行的“生意红”爆发不良做出总结和评价,同时对未
来同类产品的发展选择给出看法和展望。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发以及访谈法进行分析,站在审慎
的角度多方面剖析 G 银行“生意红”爆发不良的原因,总结不足,提出优化
建议,最后对经营性信用贷款产品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风险管理经营性信用贷款评分卡模型风险预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