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中图分类号
C936
学校代码10147
公开
UDC
331.4
密
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及提升策略分析
Analysis on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作者姓名
刘莹
学
号471920795
导师姓名牛莉霞(副教授)
副导师姓名
培养单位
研究方向
申请学位
学科专业
管理学硕士
企业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组织行为学
二○二二年六月
致谢
致谢的开始意味着硕士生涯的结束,一路成长,一路收获,目之所及,皆为回忆,
虽叹时光易逝,心中仍怀感激。在此,想要向硕士期间所有给予我温暖和帮助的人们衷
心道一声感谢。
学成念师,师恩似海。感谢导师牛莉霞副教授,与您初见于 2016年冬,那时您怀
着宝宝却仍在讲台上授课的样子我至今难忘,后来每年都跟您参加学术竞赛,您缜密的
逻辑思维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您亲和有趣的待人风格也一直吸引着我,
感谢您在我选择读研的时候也选择了我成为您的学生。硕士期间,幸得您为我们提供学
术资源和平台,带我参与科研项目,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素养;也感谢您对我论文写作上
的指导和帮助,若没有您的鼓励和包容,我将难平我学术研究道路上的坎坷,是您告诉
我低谷不可怕,要坚韧地拨开迷茫。同时,我也要感谢纪成君教授、李乃文教授、路世
昌教授以及经管系的各位老师们,对我论文修改提出的宝贵意见,加深了我对学术的理
解与感悟。特别地,我还要感谢研究生院徐涛老师和曲君吾老师,教我为人处世之道,
给予我工作和生活上的关怀,您们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使我受益匪浅,承蒙关照,
您们的小助理即将要毕业啦。一生念师恩,愿老师们家庭美满,万事顺意。
春晖寸草,至爱绵延。感谢父母,知我冷暖,护我周全,是你们为我创造了健康快
乐的成长环境,对我人生之路的抉择无条件的支持与信任,给予我足够的勇气与信心,
是你们一直以来的悉心培育与无私付出造就了我如今的乐观向上。你们是我永远的避风
港和前进的不竭动力,愿父母幸福常伴,身体安康。
山水一程,幸遇于此。感谢同门三位师姐和李肖萌、胡天龙,在学术瓶颈之时给予
我鼓励,彼此加油打气,为繁重的科研生活平添了许多欢乐;感谢室友陆畅、刘婷、郑
岩岩,尽管疫情剥夺了一部分我们本该在一起的时光,但我仍然感谢你们在校期间给予
我生活上的温暖和帮助。因为有你们,这三年弥足珍贵,愿我们前程似锦,顶峰相见。
乍见之欢,久处不厌。感谢挚友唐雨楠,在云陪伴中听我倾诉苦恼、与我分享喜悦;
感谢王阳,多年来始终关心我的生活、照顾我的情绪,幸得你的包容与支持,给我以冲
破困境的力量。我还要感谢选择读研并一直坚持的自己,在一次次艰难面前仍眼里有光。
愿前路漫漫亦灿灿,我将继续砥砺前行。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感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感谢工商管理学院,本硕
七年,母校栽培我逐步成长,我见证母校点滴变化。还要特别感谢撰写学术论文时各个
煤矿企业的大力支持。文有所长,而感激之意无尽矣。最后,感谢党和祖国,愿早日战
胜疫情,还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摘要
煤炭行业作为死亡率最高的十大行业之一,其突发事故发生频率更为突出,煤矿安
全生产对人民生命财产、国家安全发展意义重大。由于特殊的工作条件限制,面临的事
故类型也更加复杂,加之许多国有重点煤矿相继进入衰老报废前期,采深也随之增加,
为企业埋下事故隐患。而有效的应急管理可以及时预防、科学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最
大程度减少其造成的人财损失、环境破坏等各类危害,因此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不容忽
视。为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发挥效能,基于动态
能力理论,以“特征分析—结构测量—影响因素—提升策略”为逻辑主线,以煤矿企业
为研究对象,明晰了其突发事故特征和应急管理特征,分析了煤矿事故演化过程和应急
管理过程,识别了应急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提取并探索了影响效能发挥的各因素组合
路径的驱动作用,据此提出符合数智化时代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打开“新常态”下煤
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黑箱”,对驱动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提升应急管
理能力的发挥效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⑴揭示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特征及演化过程。通过文献研究明确了煤矿企业突发
事故的类型和特征;通过应急管理体系分析、动态分析和效果分析,探索了煤矿企业突
发事故演化过程和应急管理流程,明晰了两者的内在联系,阐述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
力的现状和不足,明确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的特征。
⑵指出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结构要素并开发了测量问卷。结合关键事件访谈,
构建了应急管理能力理论模型并编制了测量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应急管理能
力的结构有六个维度,由主到次分别为救援实战能力、规避准备能力、监测预警能力、
善后恢复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⑶构建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效能发挥的前因驱动模型。通过质性分析得到影
响应急管理能力效能发挥的前因因素有环境不确定性、组织外部社会网络关系、组织内
部社会网络关系、资源整合和组织正念,并运用组态效应分析探索了各因素的组合路径
对高/非高应急管理效能的驱动机制,其中,组织正念的核心条件作用显著。
⑷提出了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构建了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CIPO模
型,分别面向应急管理能力载体、能力主体和效能影响因素,针对性地为提升煤矿企业
应急管理能力提出干预策略。
未来可采用系统动力学等方法,以揭示煤矿应急的动态机制;并将视角转换至多主
体的协同联动,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探讨应急管理流程,进一步完善煤矿应急管理系统。
该论文有图 16幅,表 29个,参考文献118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能力;组态效应分析;动态能力理论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