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专题 | 汽车
8
汽车报告日期:2023年 03 月 31 日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研框架
投资要点 行业评级: 看好(维持)
本文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金属行业和下游汽车行业两大方向深入分析各细
分析师:施毅
分市场。金属篇重点分析锂、铜、磁材、铝、镍、钠、钒供需平衡。汽车篇从 执业证书号:S1230522100002
整车、一体化压铸、热管理、空气悬架、域控制器、线束、连接器、IBS、shiyi@stocke
HUD、小三电等角度深入分析细分行业基本面。
相关报告
1 《汽车行业一季报前瞻:静待
金属篇
复苏——行业专题》2023.03.26
锂:2023 年供给增量全面排查
2 《一体化冲压梳理》
资源端集中于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和中国。需求端锂离子电池快速扩张带动
2023.03.19
下,锂金属消费量猛烈增长。2021年锂金属消费总量达到 9.3 万锂金属吨,较
2010 年的2.35 万吨涨幅达到296%。其中,锂金属应用在电池板块的占比由原先 3 《OTR 轮胎-需求盈利双高,
的 23%扩大到 2021 年的74%,使用量也从 2010 年的 5405 吨上升至 2021 年的轮胎蓝海市场》 2023.03.17
68820 吨,涨幅达到 1273%。
铜:供给将现明显短缺
铜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供给端,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全球铜矿产量分别为 2174/2232/2302/2393 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
3.0%/2.7%/3.1%/4.0%。需求端,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精炼铜需求量分别为
2544/2590/2671/2789 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 0.7%/1.8%/3.1%/4.4%。未来供给端
放量受限,新能源强力拉动需求增长,预计2025 年供需将现明显短缺。
磁材: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强力驱动
聚焦高性能钕铁硼磁材。 “双碳”目标和“机器替人”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风
电、节能家电、机器人等领域对永磁电机的旺盛需求和效率要求,高性能钕铁硼
永磁逐渐脱颖而出。预计 2025 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对应的高性能钕铁硼需求超 2
万吨。
铝:汽车铝加工行业风起云涌
“轻量化+一体化”新理解。需求端:未来十年预计铝需求增3300 万吨,亚洲国家
贡献主要增量。根据国际铝业协会发布的报告,预计未来十年铝需求增长将从
2020 年的8620 万吨增长到 2030 年的11950 万吨。供给端:2021 年全球铝供给
量为6709.2 万吨,中国原铝生产量全球占比达到 57.9%。
镍:电池高镍化支撑长期需求
供给端,据SMM 预测,2023-2024 年全球原生镍将新增供给约 66 万吨、46 万
吨。需求端增长主要由不锈钢及电池材料拉动。按照 2017-2021 年中国/全球不
锈钢产量增速 4%/3%以及2022-2024 年电池用镍增速分别为 42%/34%/32%计
算,预计 2024 年不锈钢/电池用镍需求分别为 229/74 万吨。2022-2024年全球镍
供给或整体过剩。主要由于印尼镍铁项目未来每年约 40 万吨集中投产,预计
22-24 年分别供给过剩 1、39、55万吨。
钠:钠离子电池空间释放,未来可期
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更优的低温性能,对于极端气候拥
有更好的适应性,安全性高于锂电池。根据铅酸电池替代,A00 级车以及新能源
储能市场进行钠离子电池总体市场规模预测,预计2025 年钠离子电池需求总量
可以达到 88GWh,2030 年钠离子电池需求可以达到 378GWh。
钒:钒电池是理想电化学储能方式,全生命周期成本占优
stocke 1/25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行业专题
钒电池初始投入高,长时储能成本初具优势。钒电池空间广阔:2031 年全球容
量将超30GWh。以大连融科入围中核汇能共 1GWh 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集
中采购,投标报价为 256050 万元这一案例为例,1GWh 的钒电池液流电池需要
25 亿元左右的初始资本开支,即钒电池 2031 年资本开支或将超750 亿。
汽车篇
2022 年汽车市场回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幅提升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53.6 万台,同比增长
96.7%。12 月当月销量75.66 万辆,同比增长 51.92%。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渗
透率不断提升,全年新能源乘用车的批发渗透率达28.1%,同比提升 12.4pcts。
一体化压铸:高效率、低成本轻量化的汽车制造革命
轻量化对电动车至关重要,可以大幅增加续航里程,或者在相同续航里程下降低
电池成本,本身也可以间接降低成本。除此以外还有 20%-40%的车身制造成本
下降。所以我们认为一体压铸只是时间的问题,一体压铸工艺有望在新能源车中
达到 50-70%的渗透率。压铸机市场空间:假设9000 吨压铸机单价为 8000 万
元,加上周围的压铸岛合计 1 亿元。所以1000 万辆车对应 300 亿的市场空间。
空气悬架:配置门槛下探,国产化持续加速
空气悬架总单车价值量在1.1-1.6 万元左右,是传统钢制悬架的数倍,预计在未
来国产化空气悬架整体价格将控制在 8000 元以内。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景气的
前提下,随着国产化替代方案的落地以及消费者驾乘体验升级的新增需求,空气
悬架在终端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配置价位将有望下探至25 万元,预期2025 年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对应的空气悬架对应的市场空间将达到235 亿元,年化增长率
将突破100%。
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量价齐升,国内企业迎来新机遇
汽车热管理行业随着电动化进程,单车价值量逐步提高。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
潜力巨大,汽车热管理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大幅提升,该行业将充分享受电
动化进程中的红利。2022 年 1-10 月份热泵系统在国内纯电动汽车领域渗透率已
达 33%。根据 Wind 数据,2022 年 1-10 月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已达 387
万辆,据统计,国内配置热泵空调车型销量总和约为 129.6 万辆,由此测算热泵
系统在国内纯电动汽车渗透率已达 33%。
域控制器,迈向汽车智能化的成败关键
分布式电气架构无法满足当前汽车发展需求,集中式电气架构出现。越发复杂的
系统对传感器、控制器(ECU)的数量有了大量需求。2022 年智能座舱域控制
器前装搭载率为 9%左右。国内本土Tier1 实现了赛道切换,并且表现亮眼。本
土 Tier1 往往从单个控制器或软件产品研发切入汽车电子赛道,由点及面逐步扩
展,最终发展成为软硬一体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占领汽车智能化高地。
线束+连接器:三大趋势引领汽车线束行业再成长,国产替代迎来大机遇
少数外资及合资汽车线束企业长时间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汽车线
束行业寡头竞争的局面。随着自主品牌崛起,国内也涌现了一批如沪光股份、上
海金亭、河南天海等自主线束企业。新能源高低压线束平均单车价值量维持
5000 元左右,2025 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将达到 1200 亿元,其中传统车用低
压线束450 亿元,新能源车用高低压线束750 亿元。
制动 IBS:汽车电动化催化,渗透率持续提升
2016 年全球电子驻车制动器的市场渗透率为40%,2019年达到 55%,2020 年达
到 65%的渗透率,近几年随着电动智能化的发展,2022 年全球 EPB 渗透率基本
达到 75%以上。国际市场中,2021年采埃孚和大陆集团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stocke 2/25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行业专题
39%,23%,两者合计占到整个 EPB 市场的 62%,市场集中度较高。2021 年国
内乘用车 EPB 新车搭载率为 78.15%,伯特利 EPB 市场份额为8.3%。据高工智
能汽车监测数据,前装搭载率为78.15%。采埃孚、大陆集团、爱德克斯市场份
额分别为 28.7%、28.15%和 9.52%,三家市场份额合计 66.37%。
HUD:技术不断突破,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当前中国 HUD 市场渗透率较低,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规模。当前,HUD 以前装
市场为主,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中国HUD 前装量为 116.7 万台套,
市场渗透率仅为 5.4%。HUD市场持续向低端车型渗透,高端车型开始尝试 AR-
HUD。近年来新发布的 20 万元以内的中低端车型陆续布局 HUD,如长城、蔚
来、理想、吉利、一汽红旗的多款车型都标配 W-HUD 系统,持续向市场释放利
好信号。
小三电:高压电动趋势下,量价齐升
车载充电机(OBC)可实现新能源汽车慢充功能。DC/DC变换器(直流-直流变
换器)从动力电池取电,给车载12V 或 24V 低压电池充电。高压配电盒
(PDU)对整车高压电管理,将电能传送到电机、空调、加热器等设备。高压快
充下,SiC代替传统硅功率器件。800V高压平台有望增加小三电的单车价值。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汽车零部件供应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市场竞争加
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stocke 3/25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行业专题
正文目录
金属篇 ........................ 20
1 锂:2023 年供给增量全面排查 .............. 20
1.1 锂:能源转型必不可少的金属品种 ...................... 20
1.2 锂资源:资源端较为集中,供给受澳洲影响较大 ............. 21
1.2.1 盐湖卤水:集中于三大高原地区,占据全球 65%锂资源储量 ......... 22
1.2.2 硬岩型:资源量不及盐湖卤水,贡献全球一半以上产量 .......... 24
1.3 锂需求:新能源带来锂离子电池猛烈需求,储能或将接棒发力 .......... 27
1.3.1 新能源车:技术突破叠加政策扶持,点燃锂价的第一把火 ............. 27
1.3.2 储能:拉动锂资源需求增长的第二辆马车 ............. 29
1.4 2023 新增供需平衡表:上半年仍将维持供需紧张,下半年或将迎来边际供给过剩 ...... 30
1.5 风险提示 ........................ 32
2 铜:供给将现明显短缺 .................... 32
2.1 铜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库存处于历史低位 ................. 32
2.1.1 重要有色金属之一,铜全球资源量丰富 ................. 32
2.1.2 2022H2 铜价高位回落,显性库存水平较低 ................... 33
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