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2022年 5月 25日
1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不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
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2022年 5月 25日
日期: 2022年 5月 25日
1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在完成国家脱贫任务、全面实现小康后,坚持守住脱贫成果,不断推进区域
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重点任务。从 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贫困
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的生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收入水平也在
不断增长,贫困问题得到有效地改善,但是我们距离完全消除贫困还有一段距离。
在贫困成因中,金融资源供求矛盾、金融参与意识的缺乏以及金融科技的落后更
为突出。在 2020年底,中国成功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让贫困地区的收入水平
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扶贫任务的完成,还需要政府和外界的大力
支持,促进扶贫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进而推动扶贫有效治理。随着信息技术和
金融业的日益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普
惠金融的短板。2016年,数字普惠金融理念的首次提出,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新
的解决思路,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让贫困人群获得有效、全面的金融服务,
并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流。因此,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探讨东、中、西
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扶贫效率,并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推进我国农村扶贫工
作。
本文以数字普惠金融与反贫困理论为基础,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分析了数字
普惠金融在农村扶贫中的主要途径和工作机制,构建了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扶贫
中的理论框架。在指标构建中,把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输入指标,从收入水平、
消费能力、医疗水平和通信能力四个维度来构建产出指标。实证分析中,运用
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和 Malmquist指数对 2013-2020年除西藏外 30个省份的数
字普惠金融扶贫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第一,从静态分析中看,2013-2020
年,各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扶贫综合效率整体较好,但是大部分省份未达到效率
最佳,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和规模投入,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扶
贫综合效率最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扶贫综合效率较差,各区
域扶贫综合效率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第二,从时间动态上来看,2013-2020
年数字普惠金融扶贫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小于 1,各年的扶贫效果有所
下降,未达到扶贫最佳状态,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投入影响了生产效率的变化。基
于模型分析结果,数字普惠金融扶贫在各地区呈现不同结果,虽然整体扶贫成效
较好,但由于数字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各年的扶贫成效有所降低。因此,本
1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