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从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宪法日 , 到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 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银保监会《关于印发全国银行业保险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要求:结合宪法宣传日,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 2021年“宪法宣传周” 制作收集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 保险资料下载 门户网站 ”“ 制作整 理,未经授权请勿转 载转发, 违者必究” 第 一 章 “ 保险资料下载 门户网站 ”“ 制作整 理,未经授权请勿转 载转发, 违者必究” 一、新中国宪法的变迁 1954年 1978年 1975年 1982年 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宪法。它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在成文前,全国共有1.5亿人参加了对宪法草案的讨论。 宪法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产物,其指导思想是“继续开展阶级斗争”。它对国家机构的规定极不完备,例如规定不再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席位。 宪法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但仍受“文革”较大的影响,肯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坚持以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为指导思想。 现行宪法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在新中国宪法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四部宪法 一、新中国宪法的变迁 1988年
4月12日 1999年
3月15日 1993年
3月29日 2004年
3月5日 七次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增加规定,“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宪,作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要修改。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宪,增加“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要内容。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增加“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 五次修宪 2018年
3月1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载入宪法。 二、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 人身自由权、住宅不受侵犯权、人格尊严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财产权、劳动权、劳动者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 公民的平等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社会生活权利 获得救济的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申诉、控告、取得国家赔偿权、取得国家补偿权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 5、依法纳税 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国旗、国歌、国徽
《宪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国旗法》规定:
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在场人员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行注目礼或者按照规定要求敬礼,不得有损害国旗尊严的行为。不得升挂或者使用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不得倒挂、倒插或者以其他有损国旗尊严的方式升挂、使用国旗。不得随意丢弃国旗。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回、处置。大型群众性活动结束后,活动主办方应当收回或者妥善处置活动现场使用的国旗。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