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5.020.20B 05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2327—2016农业清洁生产 蔬菜残体堆肥技术规程2016-05-23发布2016-07-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13/T 2327—2016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起草。标准起草人:王丽英、张彦才、李若楠、史建硕、陈丽莉、翟凤芝、孙璇。IDB13/T 2327—2016农业清洁生产 蔬菜残体堆肥技术规程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农业清洁生产中蔬菜残体堆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其控制指标等。本规程适用于蔬菜产区的蔬菜残体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堆肥化处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246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NY 525有机肥料NY/T 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334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NY/T 1868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DB13/T 1777种植业清洁生产通则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农业清洁生产既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又可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其实质是在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中,合理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减少和合理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化肥、农药、农膜),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减少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和服务过程对环境和人类的污染风险,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和生活的清洁。3.2蔬菜残体是指蔬菜收获、贮存、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无商品价值的根、茎、叶和废弃瓜果等非商品废弃物。3.3堆肥化蔬菜残体、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固体废弃物集中堆放,在一定水分、C/N比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有机废弃物发生生物降解,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的过程。3.4堆肥1DB13/T 2327—2016堆肥化过程的产物。3.5无害化处理利用好氧菌、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将蔬菜残体、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分解、灭除有害菌、虫卵等的处理方法。4堆肥工艺堆肥工艺采用好氧与厌氧相结合,包括物料前处理、配料、堆制、一级发酵、二级发酵、腐熟、过筛或粉碎、制成堆肥几个工艺环节。工艺流程见图1。蔬菜残体轧切、破碎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建堆、发酵翻堆一级发酵二级发酵腐熟过配料、混匀晾筛或粉碎水分温度晒堆肥图1蔬菜残体堆肥工艺流程图5场地选择场地选择在蔬菜产区棚室四周或露地菜田的地头空地,也可以倚靠日光温室的直立后墙。6配料6.1物料种类物料种类为蔬菜残体、粮食作物秸秆和新鲜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畜禽粪便可以选择鸡粪、牛粪、猪粪等其中一种。堆制前去掉蔬菜残体上的绳、铁丝、砖块等物品。6.2物料粉碎将作物秸秆轧切成3cm~10cm长度,用铁锹或其他机械把畜禽粪便破碎成粒径在3cm~5cm的小块。6.3物料比例将蔬菜残体和粮食作物秸秆按照重量比1.5:1至4:1的比例,添加畜禽粪便比例蔬菜残体和作物秸秆总重的30%~50%,畜禽粪便添加比例随蔬菜残体比例的增加而降低。6.4物料含水率物料含水率为55%~70%,当用手攥紧物料时,水从物料中欲滴但不流的状态。2DB13/T 2327—20166.5微生物菌剂秸秆腐熟微生物菌剂添加量为物料总重的0.3%~0.5%。7堆制根据蔬菜产区地形和场地大小,选择地上条垛式、半地上条垛式、靠棚式和堆肥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堆制。7.1堆肥方式7.1.1地上条垛式当环境温度>0℃时,选择地上条垛式堆肥方式。堆体宽不低于2.8m,或根据翻堆机的宽度确定,高1.2m~1.5m,堆体长度根据物料多少、场地大小确定。7.1.2半地上条垛式当-10℃>环境温度≤0℃时,选择半地上条垛式堆肥方式。堆体规格同7.1.1。7.1.3靠棚式堆体一面倚靠日光温室的直立后墙,堆体宽不低于2.8m,高1.2m~1.5m,长度根据物料多少和日光温室墙体长度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