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5.150 B5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2302—2013 黄河鲤鱼苗种生产技术规程 2013-04-01发布 2013-05-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230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泰安市水产管理处、泰安市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永进、邹兰柱、杨军、刘会、于传新、胡晓静。 I DB37/T2302—2013 黄河鲤鱼苗种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河鲤鱼〔Cypinus(Cypinus)carpiohaematopterusTemmincketSchlegel〕人 工繁育的亲鱼要求、人工繁育、苗种培育、饲料要求、主要病害防治等。 标准适用于黄河鲤鱼苗种繁育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08-2012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3环境条件 3.1水源 水源充足,周边无污染源。 3.2水质 应符合GB11607和NY5051等相关要求。 4亲鱼要求 4.1亲鱼选择 4.1.1亲鱼来源 从黄河鲤鱼原良种场引进,种质符合SC1043的要求。 4.1.2外观 体形正常,无畸形,体格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 1 DB37/T2302—2013 4.2雌雄鉴别 4.2.1雌鱼 成熟的雌鱼腹部膨大、松软,把鱼体腹部朝上,中间明显下陷,生殖孔微有外突,用手轻压腹部有 卵粒排出。 4.2.2雄鱼 雄鱼胸腹部鳍条、鳃盖上有追星且手摸有粗糙感,而雄鱼则相反腹部较小,生殖孔较小而下凹,用 手轻压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4.3亲鱼年龄规格 二龄以上,体重大于1㎏/尾。 4.4雌雄比例 雌雄1:1。 5亲鱼培育 5.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1334m~2000m,水深1.5m~2.0m,消毒按照SC/T1008和NY5071规定执行。 2 2 5.2亲鱼放养 放养在10月底前实施,放养密度每100kg/667m~250kg/667m,混养鲢、鳙鱼8尾/667m~10 22 2 尾/667m。 2 5.3培育管理 投喂坚持“四定”原则,按GB13078和NY5071、NY5072的规定执行。翌年春,经常加注新水,促 进亲鱼性腺发育。 6产卵与孵化 6.1自然产卵孵化 5月上中旬水温达到18℃以上时,亲鱼交尾产卵,直至孵出幼鱼。 6.2人工催产 6.2.1催产药物和剂量 每kg雌鱼用促排卵素(LRH-A或LRH-A3)10ug~20ug,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600国 际单位(IU);或鱼用促排卵素与鲤鱼脑垂体(PG)配合使用,每kg雌鱼用(LRH-A或LRH-A3 )10ug~ 20ug,加PG2mg~4mg。如果单独使用鲤鱼脑垂体,每kg雌鱼用4mg~6mg。雄鱼的用药量皆为雌鱼 的1/2,成熟很好的可以不注射药物。 6.2.2注射部位和时间 2 DB37/T2302—2013 采用体腔胸鳍基部注射。注射时间多在傍晚,次日清晨产卵。 6.2.3人工授精 检查雌鱼,轻压腹部,若鱼卵能顺畅流出,即开始人工授精。通常采用干法人工受精,操作中应避 免阳光直射。 6.2.4鱼卵着巢或脱粘 鱼卵的脱粘操作方法与着巢相似。脱粘后,即可放入孵化器孵化。 6.3人工孵化 鱼卵的孵化有池塘孵化、淋水孵化和流水孵化等几种形式。自然产卵和人工受精后附着在鱼巢上的 鱼卵,可采用池塘孵化或淋水孵化。脱粘后的鱼卵,采用流水孵化。 6.3.1池塘孵化 6.3.1.1孵化池条件 孵化池使用鱼苗培育池,面积667m~2000m。 2 2 6.3.1.2池塘消毒 使用前必须用生石灰清塘严格消毒,用量50Kg/667m~75kg/667m(水深10cm~15cm)。若 2 2 用漂白粉清塘,用量1.5kg/667m~2.5kg/667m,溶解后全池泼洒。 22 6.3.1.3孵化 7d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将带有鱼卵的鱼巢置于孵化池中,根据天气情况检查并调节鱼巢在水中的 深度。 6.3.2淋水孵化 室内温度20℃~25℃,相对稳定,淋水水温和室温相同。经常淋水,保持鱼巢始终湿润,一般每 30min~60min淋水1次,鱼卵表面不能干燥。淋水3d左右,胚胎眼点出现后,将鱼巢及时转入池塘继 续孵化。 6.3.3流水孵化 脱粘处理后鱼卵或带卵鱼巢进行流水孵化。孵化工具有孵化缸、孵化桶和孵化环道等。孵化密度60 ×10~80×10/m。流速以见卵轻翻为宜,鱼苗孵出后应减小流速。鱼苗腰点明显,平游后暂养几小时, 4 4 3 能吃食后才可下塘。 7鱼苗培育 7.1培育池及清整 培育池及清整与6.3.1同。 7.2培育基础饵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