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方法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产业的政策、市场结构、投资主体、城镇污
水处理设施的变化解析,将演进过程分为4个阶段:1980年前的空白阶段;1981
年-1990年的起步阶段;1991年-2000年的增长阶段;2001年-的快速增长
阶段,并结合时空分析的研究显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逐渐形成以“黑河-腾
冲线”为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即以此线为界,我国东南部设施数量多,分布密集;
西北部设施数量少,分布松散。引入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解析我国城镇污水处理
设施建设的合作情况。结果显示,在企业合作网络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节点加入
合作网络中,建立了更多的合作关系,形成固定的社团结构,社团中包含节点数增加,
节点间的路径长度逐渐变短,整体网络呈现逐渐聚集的趋势。具有小世界性,即整体
网络聚集系数较大,任意节点之间的路径长度较短;同时具有无标度性,即网络是开
放增长的,新加入的节点更倾向与节点度大的连接。网络中主要以国有设计院+大型
水务企业为核心形成社团结构,其中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和中国市政工程
华北设计研究总院的中心性最高
以宜兴为例,讨论其嵌入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演进过程及特点。以网络
调研企业数据801家和实地调研企业57家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选择30家骨干
企业,构建合作网络。研究表明,宜兴企业参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数
量增多,范围扩大,在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宜兴企业的合作网络规模增大,分
别形成以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和江西洪
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鹏鹞环保(集团)为核心的三大主要社团。反映出宜兴企
业偏好与大型水务企业、资质全的设计院等合作的特点。构建不同类型企业的个
体网结果显示,综合类企业的个体网规模大、结构复杂、呈现以大型水务集团为
核心的社团;专业化设备研发制造类企业个体网规模中等,主要参与以大型设计
院为核心的社团;设备生产销售类企业业务范围广,网络规模较小,呈现节点松
散特点。同时,显示宜兴本地企业之间合作情况不佳
本文引入复杂网络分析,并结合统计分析和时空分异分析,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摘要
II
相结合,解析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产业的演进历程。研究表明,复杂网络分析能
弥补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的不足,系统地阐述合作网络结构变化,不仅为我国和宜
兴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而且对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应用提供案例
支持
关键词:污水处理产业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复杂网络演进宜兴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