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项目开发单位
□ 单位名称:
□ 法定代表人:
□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 注册资本: 万元
1.3编制依据
□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 xx市城市总体规划;
□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促农政策;
□ 国家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 xx市发计委“关于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 项目法人提供的其他资料
1.4 研究范围
对本项目建设与运营进行技术及经济方面的研究和论证,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安排、项目财务效益评价等
二、项目概况
2.1拟建地点
本项目位于xx市高经济技术开发区,外环南路与滨河路交口西南;西近固镇路,北靠沱河
2.2建设规模、内容、工期
本项目拟建设用地面积约133333m2(合200亩);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230000m2:其中商铺110000 m2 ,仓储50000m2 ,信息交易展示中心30000m2,商务办公配套10000 m2,商务公寓25000 m2,其他公建配套5000 m2。本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工期约3年
本项目分二期进行,一期拟建设用地6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0000 m2:其中商铺30000 m2,信息交易展示中心10000m2,仓储1000 m2,其他公建配套。一期建设投资7710.6亿元人民币;工期约10个月。拟计划自4月开始,至2月全部完成投资
2.3总投资及效益
□总投资:7710.6万元,其中土地费用.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97%
□项目资金来源拟为:企业自有资金4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1.8%;预售收入再投入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8.9%;
□总销售收入:10100万元
□利润总额:1771.7万元
三、项目结论
本项目建设地位于xx市经济开发区,北靠沱河,西近固镇路,是城市发展重心版块。面临城市外环快速道路,项目建设和销售条件良好。本项目技术与经济上可行,在资金落实的情况下,尽早开工建设
第二章 定位及市场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政策面分析
4月5日到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农村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情况时指出,政府的目的就是让农民愿意种粮,放心种粮,卖出好价钱。他表示,国家粮食安全了,农民的收入也就有了保障。全球众多主流媒体纷纷以“中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温总理语)为主旨,突出报道中国政府近期连续出台一系列针对性举措,积极而得当地应对险情持续加剧的新一轮全球性“粮荒”的来临。近期,全球粮价暴涨,作为“米荒”的价格表征,今年前三个月,全球大米批发均价由年初每吨300美元暴涨至上月末的750美元。世界粮农组织等多家国际机构预测,伴随国际原油价格“破百”,米价“破千”已无悬念。泰国首相已经两次呼吁国民不要囤积粮食。全球大米主产区东南亚诸国,纷纷紧急颁行大米出口禁令,个别国家甚至颁行临时法令,将出口大米作“犯罪”论处。还有多个国家,运米的车队已动用军队押运
近年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多予少取”的惠农政策,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极为宽松的有利条件,激发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农业机械实行补贴政策不仅激发了农民购买大型和新型农机具的积极性,扩大了农机生产企业的市场空间,还促进了我国大型拖拉机、稻麦及玉米联合收割机、以及环保抗灾型农机具等产品快速发展
此外,中央政府提出了建立健全支农财政税收政策稳定增长机制的方针,农业税的减免政策以及农机减免税长效政策,向农机制造业实行倾斜的税收政策,增值税由17%调整为13%,间接或直接地增强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实力和农机企业的发展后劲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三次提到农机工作,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他同时指出,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从今年起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快农业机械化,也是首次单独用较多语句对农机具购置补贴进行阐述。政府工作报告,农机工作仅出现了一处,即继续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
3月10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健全新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将农资销售与物流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配送、加工、采购、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可以说,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缓解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的矛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拓宽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农民共享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