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偉業顧問 B.A.Consulting
2007.12.23 做好项目 · 做好顾问 伟 业 宣 言 ——作为顾问机构,我们除了希望通过伟业的加入为项目锻造一个规范的、有竞争和服务意识、且高效率的专业团队外,同时对项目的整体运营、关键节点的把控、战略战术的合理设计和搭配使用进行完整的操作执行,为项目拥有良好开发态势奠定坚实基础,高起点地将项目发展扶上更理想的轨道 -2- 报告框架 -3- 市场研究
产品研究
项目定位
营销推广
销售目标 -4- 天津整体发展态势 城市性质:中央直辖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
城市定位:国际港口城市
北方经济中心
生态城市
区域角度:国际现代制造业中心
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国际物流和会展中心
自身角度:以金融/商贸/科技/信息/文化教育为主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津派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
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宏观大势——城市解码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接合部,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是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一个重要枢纽, 是北京等地区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 宏观大势——城市解码 滨海新区区位优势 -5- 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T”型规划结构布局交汇处,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与海洋经济发展带交汇地,是一个国际化的港口城市
滨海规划引导发展趋势,津滨联动,“城市东移、滨海西扩”步伐加快 宏观大势——城市解码 滨海新区空间布局 -6- 深圳:8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带动了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
浦东:90年代,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带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
滨海:21世纪,滨海发展正式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从此将带动环渤海区域经的腾飞,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焦点 -7- 宏观大势——城市解码 滨海新区发展模式 -8- 滨海新区战略地位 宏观大势——城市解码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国家对京、津定位的明晰,决定两地联手打造“双核”经济中心,带来中国经济的第三极突破 注: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局 年提前4年实现了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 天津市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相比以往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 。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增长达9% 天津整体开发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其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的地区 宏观大势——经济发展 总体经济环境 2006年
滨海新区去年完成生产总值1960.5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达45%,大大超越了天津市政府给与的定位,并以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 -10- 宏观大势——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比重 -11- 宏观大势——经济发展 区域未来发展 大势所向,天津确立北方经济中心重要地位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京、津“双核”的新引擎;
天津整体经济发展动力强劲,滨海区域增速明显,呈现赶超其他特区之势; 宏观大势——结论 -12- 滨海新区位于中心城区东面,渤海湾顶端。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雄踞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
滨海新区行政划分由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及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组成,面积2270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
自身拥有全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具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 区域环境——行政划分 -13- 加快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三线、津汕高速、海滨大道等工程,改造京津塘一线,形成“四四五一”快速路网骨架,实现与三北和华东地区的便捷交通和集疏港运输与城市公共交通分离。加快建设滨海新区核心区内、中、三环路,构筑“十横八纵”快速路网体系 路网建设 区域环境——规划建设 -14- 产业发展空间较大,间接带动居民购买力的稳步增长。
随着核心居住区土地资源的逐渐稀缺,整体需求呈现向外释放趋势 区域环境——规划建设 -15- 产业规划 开发区中心商务商业区已确定建设6个功能区,即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解放路商业区、大沽生态新区、国际航运服务区和蓝鲸岛国际社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 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六大功能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区域环境——产业规划 -16- 。。。。。。以上文本无格式,详细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