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经营论文 > 资产管理论文 > MBA论文_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基于新资本协议实施视角DOC_57页

MBA论文_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基于新资本协议实施视角DOC_57页

资料大小:190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6/7/20(发布于广西)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中文摘要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风险和回报之间寻求平衡。然而资本是有限
的,如何在有限的损失承受能力下获得尽量高的利润,不仅要求银行能够对所持各类资
产的风险进行准确计量,还要在不同的计量方法间找到统一的标准,而这个统一标准就
是经济资本。
按照不同的统计口径和目的,资本可以分为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经济
资本,是描述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上和一段时间内,为了弥补银行的非预期损失所需要
的资本。从抵御风险的角度,经济资本同监管资本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在银行遭受意
外损失时作为风险缓冲,吸收损失。不同之处在于,监管资本是由监管当局从外部认定,
体现为股东的成本,是一种有形的资本;经济资本是由银行管理者从内部认定,反映了
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要求,是一种虚拟的资本。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的20多年间,国际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了
巨大的发展,从资产负债管理发展到资本配置的管理,资本和风险的匹配成为了商业银
行风险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到目前为止,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几乎都
凝结在了巴塞尔资本协议中。
本论文从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的背景出发,系统阐述了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资本监
管要求的演进以及经济资本和损失的概念。接着研究了国内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研究了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的方法,包括三大风险的经济
资本计量模型,并从实证的角度给出了一家国内股份制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方案。
紧贴新资本协议和《办法》的监管要求,从业务实用性角度对理论模型进行改良,
采用最新的案例分析,是本文三个区别于其他同类研究之处,研究成果给当下众多中小
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实践指明了可操作可落地的路径。
关键词:经济资本,巴塞尔协议,风险,损失
第一章绪论
在风险和回报之间寻求平衡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银行通常持有不同类
型的资产,这些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属性各不相同,为了在有限的资本约束下获得尽可能
高的利润回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不仅要求银行能够对所持有的各类资产的风险进
行准确计量,还要求在不同的计量方法间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经
济资本。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做生意必须有本钱,商业银行的本钱就是资本。从财务的角度,通常称为账面资本,
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包括优先股、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
风险准备和未分配利润等。资本的意义重大,是银行抵御风险吸收损失的最后一道防线,
保护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金免受损失,维系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如果银行资本不足,人
们就会恐慌,发生挤兑,迫使本来有希望好转的银行破产倒闭。资本可以说是商业银行
的命脉,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稳定,决定了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张能力。按照不同的统计
口径和目的,可以分为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
监管资本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标志是1988年《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
准的国际协议》(简称巴I)的诞生,它是监管当局规定银行必须持有的最低资本数量,
计算方法是监管当局统一规定的,不同银行之间可以横向比较的,一般为风险资产的一
定比例。监管资本主要用来在紧急情况下应对非预期损失,并不需要特别强调其所有权
归属,所以其范围相对于账面资本有所扩大,还包括监管当局认可的储备和次级债等。
经济资本,是描述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上和一段时间内,为了弥补银行的非预期损
失所需要的资本。从抵御风险的角度,经济资本同监管资本具有相同的功能,都是在银
行遭受意外损失时作为风险缓冲,吸收损失。不同之处在于,“监管资本是由监管当局
从外部认定,体现为股东的成本,是一种有形的资本;经济资本是由银行管理者从内部
认定,反映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要求,是一种虚拟的资本”。
[1]经济资本管理是这几年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方法,通过
量化风险技术,将资本配置到银行的各项业务中,使得风险和收益相匹配,实现业务发展
和风险管理的内在平衡。“经济资本管理是顺应新资本协议监管要求,在金融市场高度
发达和风险日趋复杂的现实下,超越监管资本要求而产生的全新管理理念,是加强商业
银行内部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标志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开始由传统的资产
负债管理向以风险量化技术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转变”。
[2]资本对风险的抵御作用早在业界达成共识,1988年巴I规定了最低资本充足率为
8%,确立了以资本充足率为监管核心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新资本协议(简称巴II)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