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专题论文 > 其他论文 > MBA硕士毕业论文_城市雾霾的外部成因及对公众的影响分析

MBA硕士毕业论文_城市雾霾的外部成因及对公众的影响分析

资料大小:336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6/4/19(发布于吉林)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摘要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显著增多,造成的危害也越发严重。雾霾
是大气污染的一种状态,其形成有气候、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原因,但更主要是
人为的因素,例如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冬季燃煤,建筑扬尘等。雾霾的防
治需从清理污染源头入手,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社会经济变量进
行研究,这对于理清雾霾的来源,增强对雾霾成因的理性认识,提高雾霾治理
效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雾霾作为一种公共危机事件,引起了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在雾霾危机
事件中,公众风险感知不仅对个体在事件中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也可以从根
本上推动或抑制危机事件中的经济和社会行为,进而影响政府决策。因此,研
宄雾霾危机事件中的公众风险感知和行为反应对于政府了解公众的应急决策特
点,提高危机应对的决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本文从人口数量,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机动车数量,
能源消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等变量入手选取相应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并提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显著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均
GDP和单位GDP能耗是显著影响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的变量;当人均GDP
增加1000元,单位GDP下降0.1吨时,空气达标天数将相应增加2天和5天。
这表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单位
GDP能耗,是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必由之路。
其次,本文以防护性行为决策模型(PADM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
调研分析了雾霾危机情景下公众的风险感知差异及其对防护性行为决策的影
响。研宄结果表明,公众对雾霾危害性有较高水平的风险感知,但是感知水平
和行为意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雾霾信息获取方面,公众对全国性新闻网站、
社交媒体、国家或省级电视台、专家学者等信息渠道最为依赖,对市级政府提
供的雾霾信息最不信任,揭示了地方政府提高公信力的紧迫性;此外,公众认
为政府应承担起防治雾霾的主要责任,其次是工业和建筑企业,再次是公众个
体,然而归因于公众个体的被调查者表现出更高水平的防护性行为意向,这表
明提高公众的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公众参与治理雾霾的效率。
关键词:雾霾影响因素PADM模型公众风险感知防护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