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半导体制造业是1990年代新兴的产业,最先起步在美国,后在
台湾、日本迅速发展,1990年代末进入中国大陆,属于资本密集型
的高新技术产业。
从半导体制造业的行业特点来看,一方面它属于高科技行业,竞
争激烈,技术进步快,需要团队具备雄厚的技术基储很强的技术开
发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制造业,需要团队制定工作流程,
并严格按标准规范,以及精密的质量进行管理,保证精密质量的实现。
在从事半导体制造业的这些年中很少遇见能同时处理好以上两
种要求的团队,如何创建一支适合半导体制造业特点的团队是本论文
的研究对象。
本文首先简介绍了半导体制造行业;然后分析了U公司的技术
特点以及U公司组建新团队的背景;再次,论文研究了团队目标、
团队成员的选定、构建完美团队的组织架构、制定激励体制、奖惩体
制,创立知识技术管理系统、风险管理体系、绩效考核和管理系统、
成员培训体系,以及不同职能小组的横向整合。同时,论文研究了团
队领导的作用、技术、和管理风格对团队的影响,探讨了适合此团队
的最佳领导所要具备的特质。
关键词:半导体制造,有效团队,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知识管理。
第一章半导体行业的背景介绍
1.1半导体行业背景简介
1.1.1半导体行业概述
半导体技术是以半导体为材料,制作成元件及集成电路的技术。半导体技术最大的应用是集
成电路(IC),举凡电脑、手机、各种电器与咨询产品中,一定有IC存在,它们被用来发挥各式
各样的控制功能。绝大多数的电子元件都是以矽为基材做成的,因此电子产业又成为半导体行业。
1.1.2半导体技术发展历史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可追溯到一百年前,即用硒(Se)做整流器时,但发展的最重要时期莫过
于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萧克立(W·Schokley),巴定(J·Bardeen)和布莱
坦(WH·Brattain)发明了双极性电晶体(Bipolartransistor)。从此电子和资讯工业蓬勃发
展,至公元2000年,总产值超过一兆美元,大大超越汽车、钢铁和化学工业的总和,成为第一
大工业,剧烈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文明。
1960年代的电晶体原以锗(Ge)电晶体为主,但因氧化锗为水溶性,锗的表面包护较困难,
容易产生漏电流。1958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利用矽制出矽平面式电晶体,由于这种电晶体
的结构是平面式的,制程简单,矽又比锗便宜,推出之后自然逐渐取代了锗电晶体。于是很多人
就想把电晶体、电阻、电容放在一个小矽晶片上构成大而复杂的电路,甚至整个系统,如计算机、
收音机、电视机等。当时最有成就者为美国费契德(Fairchild)及德州仪器(TI)公司,这些
公司堪称积体电路之先躯。
到了1970年代,积体电路的制造技术逐渐成熟,拥有100个、1000个甚至10000个电晶体
的积体电路便循序发展成功。1968年半导体工业牛耳的费契德公司发生经营危机,公司内多位
具有新颖构想的专家们另外组织Intel公司,从事大型积体电路产品的生产,于该年代成功生产
4位元、8位元至16位元的微处理机,开启了所谓的微电脑时代。如今32位元的IntelN-10
微电脑已具有处理每秒一亿五千万个指令的能力(150MIPS)。
1.1.3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状况
如今半导体产品细分程度越来越高,半导体产品也开始走向多样化,不管当地市场还是全
球化市场,半导体所面临的应用名目越来越多。
201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664亿美元,增长18.01%;2016年已经增长至2472亿美元;
而2015年全球半导体芯片市场的规模较上年增长2.9%,至2703亿美元。其中,英特尔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