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专题论文 > 其他论文 > MBA硕士论文_公务员廉政教育参与意愿实证研究(65页)

MBA硕士论文_公务员廉政教育参与意愿实证研究(65页)

资料大小:285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6/1/13(发布于四川)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摘要
廉政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积极的参
与是廉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在已有关于廉政教育的研宄中,学者们主
要探究了以下问题:廉政教育的内涵、廉政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廉政教育存在的
问题以及相应对策等。然而,我们发现在现有的研宄文献中,还存在一些缺陷:
在研宄内容上缺乏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研宄方法上大多为定性研宄,定量研
宄很少,更很少有涉及到公务员参与行为层面。
虽然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廉政教育越来越重视,慢慢完善对公务员的培训教育
系统,但是投入多而效果不明显的实际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善,因而我们需要从
理论上探讨怎样提高廉政教育的实际效果。本文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和
期望确认模型(ECM),探讨以情感因素为核心作用的公务员廉政教育参与意
愿影响机制,结合实际情况选取相关情感因素变量构建本文的研究模型。根据
所搜集到的292份公务员问卷,釆用AMOS统计软件进行模型分析和假设验证。
结果显示:公务员廉政教育的参与意愿受教育信念、教育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
三个变量的共同影响;教育满意度受感知有用性和教育信念的双重影响,其中
感知有用性的作用更加明显;教育满意度在教育信念与参与意愿之间具有部分
中介效应。
本研宄的主要贡献:(1)以理性行为理论和期望确认理论为基础,定量分析了
公务员廉政教育参与意愿,主要探讨了情感因素在其中的影响机制;(2)基于
研究结果提出两点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一是要从廉洁政治文化传播和政治
伦理品格塑造的角度定位廉政教育以提高公务员的教育信念,二是要基于公务
员的需求开展廉政教育。
关键词:公务员廉政教育理性行为理论期望确认模型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廉政教育是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廉洁政治
的重要途径,一直为决策层和领导层高度重视(程茵,2011)。廉政教育一直是我
国惩治预防腐败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在2008至2012年的工作规划中,廉政教
育是“六项工作”之首;2013至2017年的工作规划中,廉政教育则被确立为科学
有效预防腐败的首要环节。十八大之后,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
廉,廉政教育就在此背景下持续开展与落实。除了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和党政机
关自行组织的常规性教育活动外,一些具有显示度的教育活动更引起了媒体的
广泛关注(蔡娟,2011)。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13年10月份,中纪委与中组部首
次联手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同年11月份,有关部门开设中央
和国家机关局处级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大讲堂。据笔者调查,当前各级党校、行
政学院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过程中明显增加了廉洁从政的教育课程。
由于我们国家的领导干部均具有公务员身份,所以公务员是廉政教育的主
要对象。参与廉政教育己成为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公务员的一项经常
性政治活动,所以研宄公务员参与廉政教育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
腐败行为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致使廉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很难观察和具体量化,
所以在实证研宄中需要找到容易量化和研究的变量加以代替,同时也要考虑到
替代变量的有效性(王玲玲,2014)。在公务员廉政教育情景下,公务员的参
与意愿是一种态度倾向,而现在的相关态度的态度量表信度效度很好,可以借
鉴过来使用,因此,参与意愿可以成为研究廉政教育实际效果的一个重要预测
变量。由于本文的参与意愿就是公务员参与廉政教育的一种倾向,所以参与意
愿越大,其就越有可能参与廉政教育;反之,就越不可能参与廉政教育,或者
在不自愿情形下参与廉政教育,这也是一种被迫行为,其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会
是心不在焉,这样廉政教育效果也不会好。所以,本文根据廉政教育情境中公
务员参与意愿的特点,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期望确认模型以及技术接受模型,
以情感变量满意度为中介变量,以公务员对廉政教育信念以及对廉政教育有用
性的感知为前置变量,探讨影响公务员参与廉政教育意愿的影响机理,根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