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近年来,一系列财务舞弊案件的爆发,使投资者意识到,一家有投资价值的公司
不仅要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还必须拥有完整、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公司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质量,不仅反映自身是否己经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和对信息披露责任的认识,更影响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监管者的判断和决策。本研究
以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来研究影响其信息披露的因
素。通过分析拟上市公司的披露内容、披露质量、披露意义,使信息提供者认识到内
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作用,使信息使用者更好地读懂拟上市公司的“披露语言,
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监管者制定和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则提供建议,具有
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写作重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
介绍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涵及意义、内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等基本
理论,详细阐述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相关理论一证券市场有效理论、信息不对
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这些理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有着基础和指导作用,为
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对影响我国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此部分是
文章的重点和核心,以沪、深两市2007年至2008年拟上市公司在IPO阶段发行的招
股说明书中内部控制信息作为分析对象,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
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假设提出的不同因素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
以及如何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做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
最后,针对上述研究,本章从多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提高我
国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近年来,美国相继爆发了一系列财务舞弊案件,许多国际知名大公司都因不同程
度的涉嫌假账被指控、调查或处罚。一个个声名显赫看似运作规范的公司何以屡屡爆
发出财务舞弊丑闻,一个个有着良好职业声誉的高层管理人员何以凌驾于公司各项规
则之上制造假账,公司对外宣称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否有效“人们突然发现
一些受到广泛尊重、曾经创造了美国财富神话的CEO和高层管理人员,在利益的驱
使下,长期欺骗着公众的信任,成为制造假帐的主角,美国社会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的商业道德感到忧虑‘241。2007年美国爆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次贷危机,其直接原因
是美联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于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许多
放贷机构为了招揽生意,忽视了其内部控制机制降低了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标准,依
赖于机械的计算机程序对贷款人资质做出的评估结论,最终导致2008年相继发生了
美国花旗银行、美林公司、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房贷公司以
及雷曼兄弟公司等多家房贷机构的巨亏,甚至破产。这次金融危机中数家美国金融机
构的纷纷落马,不能不说与其在获利动机驱使下无视内部控制机制、丧失应有的风险
控制机制有着直接关系。
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有
利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意识到,一家有投资价
值的上市公司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
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内部控制失效比经营业绩下滑所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投资者
越来越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对公众公司而言,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既是公司树立公司形象的需要,也是对信息使用者的一种责任。
近年来我国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做出了持续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相关规则方面还尚欠完善。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到《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的不断修订再到《上海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简称《沪市指引》)¨如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