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安高广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QC小组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QC小组简介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五、目标确定与可行性分析
六、要因分析
七、要因确认
八、制定对策
九、对策实施
十、效果检查
十一、巩固措施
十二、体会与打算
目录 1、工程概况 由我司承建的安高广场工程,位于合肥市合作化南路与望江西路交汇处,由安徽省安高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为大型城市综合性商业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三层地下停车库,五层裙楼。地上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1.8亿元。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强度等级为C35S8抗渗,裙房底板厚度为0.6米,基础地梁尺寸主要为500×1000、500×1500、600×1600、1400×2600、1850×1600㎜,主楼底板厚度为1.2、1.3、1.8米,基础地梁尺寸主要为1400×2600、1600×2600、1800×2600㎜属大体积砼和抗渗砼施工。砼体量大,施工难度大。 1、工程概况 施工中的安高广场 1、工程概况 小组成立于2010年5月,小组活动宗旨是:“技术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中的难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争创“鲁班奖”。
小组梗概如下: 2、QC小组简介 QC小组简介 QC小组简介 大体积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且热量不易散发,
当内外温差过大时,容易使混凝土产生的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内
约束破坏。
工程中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该工程施工合同约定质量目标为确保达到安徽省“黄山杯”、
争创鲁班奖,被列为我公司质量管理重点工程,公司领导对其
质量高度重视。 综合考虑本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控制入手,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应用于本工程地下室底
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中,进而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创
优目标的实现。 3、选题理由 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和降温过程中会收缩,
混凝土会产生外约束破坏。 随着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越来越多,工程实践证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难度较大。为了降低经济损失,我们要减少和控制裂缝的出现。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对一些施工了的大体积施工的建筑物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 4、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问题调查表 制表人:高天阳日期:2010.5.1 通过排列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混凝土裂缝与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
两项累计频率为80%,是造成的主要因素,是我们的主攻方向
制表人:高天阳制表时间:2010.5.1 现状调查 5、目标确定 小组活动目标:
混凝土无0.2毫米以上结构裂缝 目标可行性分析 实现目标完全可行 管理保障 有利因素 小组针对工程特点,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了严格的比较,并对材料进行全方位的检测,项目部编写了施工方案及各项技术措施指导施工,制定质量预控措施,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 有利因素 公司领导非常支持小组活动,小组成员都是业务骨干,施工经验丰富,技术攻关能力强,有创优意识,责任心强,素质高。 不利因素 主楼底板厚度为1.2、1.3、1.8米,裙房底板厚度为0.6米,基础地梁尺寸主要为1400×26001600×2600、1800×2600㎜属大体积砼和抗渗砼施工。砼体量大,施工难度大 有利因素 公司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实行标准化管理,严格工序控制,强调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人员素质不高 交底不清 混凝土裂缝 未培训上岗 6、要因分析 材料 方法 人员 机具 环境 对大体积砼特性了解不足 管理意识薄弱 振动棒配备不足 砼运输车辆不足 测量 原材料质量不高 外加剂不合格 砂石含泥量较大 砼入模温度过高 原材料温度较高 ★水温较高 黄砂温度较高 水泥温度较高 粉煤灰温度较高 石子温度较高 配合比不当 ★水泥用量过大 塌落度过大 砂率过大 浇筑方法不正确 ★未分层浇筑 浇筑速度过快 养护不当 ★未蓄水养护 未覆盖保温 浇筑过程昼夜温差大 浇筑时气温较高 测量记录不正确不及时 ★未同时测定同一处砼上中下三个点位温度 测量频率不够 测温点埋设方法不正确 测温点布设位置不正确 测量仪器选择不当 测量仪器精度不够 制表人:高天阳制表时间:2010.5.2 7、要因确认
通过分析原因得出以下二十八个末端因素,小组成员针对每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要因确认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