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实验一:销售及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实验目的 了解:企业设立销售及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掌握:销售及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要点。
掌握:关于销售及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具体案例的制度设计方法。 实验内容和要求 1、销售及应收账款业务特点的介绍。
2、销售及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要点。
3、查找一个企业关于销售及应收账款案例的资料。
4、分析企业的销售及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完善。
5、描述该案例中的整个分析过程。 实验步骤 一、销售业务的特点
二、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设计的目标
三、应收账款业务的特点
四、应收账款业务的制度设计目标
五、应收账款业务内部控制的设计
六、销售及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要点 一、销售业务的特点 (1)业务发生频繁,工作量大,运行环节多,容易产生管理漏洞;
(2)营业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具有复杂性;
(3)销售业务直接导致货币资金或应收账款的增加。 二、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设计的目标 (1)保证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性;
(2)保证商业折扣和销售折扣的真实性与适度性;
(3)保证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合理处理与揭示;
(4)保证应收账款记录的真实性和可收回性;
(5)杜绝销售业务中可能出现的低效率和一切违法乱纪、侵吞企业利益的行为。 三、应收账款业务的特点 1、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2、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 ;
3、逾期应收账款要计提坏账准备;
4、应收账款可以向银行保理、贴现。 四、应收账款业务的制度设计目标 1、缩短收账期限,尽可能避免坏账损失
2、防范职务舞弊,保证应收及预付款的安全
3、保证在资产负债表上如实恰当地披露应收款项 五、应收账款业务内部控制的设计 1、制定科学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
2、建立规范的应收账款对账制度。
3、建立严格的应收账款收账监督制度
4、坏账损失责任追究制度
5、科学的应收账款会计管理制度 六、销售及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要点 (一)职务分离制度
(二)信用政策
(三)收账方法
(四)坏账损失
(五)科学的会计核算制度 (一)职务分离制度
(1)接受客户订单的人不能同时负责核准付款条件和客户信用调查工作。
(2)填制销货通知的人不能同时负责发出商品工作。
(3)开具发票的人不能同时负责发票的审核工作。
(4)办理各项业务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该项业务的审核批准工作。
(5)记录应收账款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货款的收取和退款工作。
(6)会计人员不能同时负责销售各环节的工作。 (二)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信用标准
信用条件
收账政策
注意: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的影响。
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
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较严,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用户给予赊销,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这可能不利于扩大销售量,甚至使销售量减少;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会增加销售,但也相应的会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指企业要求用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旧。
信用期限是企业为用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用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
现金折扣是在用户提前付款享受的优惠。
注意: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现金折扣成本等额外的负担。 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
企业如果采用较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成本,减少坏账损失,但要增加收账成本。
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成本,增加坏账损失,但会减少收账费用。
因此,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 (三)收账方法
收账管理包括如下两部分工作:
(1) 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
(2) 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 (1)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 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
(a)信函通知
(b)电报电话传真催收
(c)派人面谈
(d)诉诸法律
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但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起诉: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抵押品折现可冲销债务;客户的债款额不大,起诉可能使企业运行受到损害;起诉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