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经营论文 > 并购重组论文 > MBA硕士论文_汽车行业选择并购及估值方法研究(69页)

MBA硕士论文_汽车行业选择并购及估值方法研究(69页)

资料大小:150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7/30(发布于广东)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汽车行业选择并购及估值方法研究
汽车行业选择并购及估值方法研究
摘 要
过去的二十年,中国的汽车行业经过了高速发展,各大型汽车集团
也渐渐壮大起来。但与美国和日本等成熟市场相比,目前国内的汽车行
业的生产与市场集中度都明显偏低。根据产业发展规律,未来一段时期
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主题注定会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国家
政府部门也鼓励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2009 年
国家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1 年 “十二五”期间国家
将以汽车、钢铁、水泥和机械制造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跨
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2013 年工信部发布《特别公示
车辆生产企业(第 1 批)》,拟定取消 48 家车企新产品的申报资格。国
家政策的陆续出台将会积极的促进国内汽车产业并购和整合。而且随着
金融体制的改革,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调整,一些限制的取消,中国
汽车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并购的道路也会越来越顺畅。再从汽车销量
上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其国际化的步伐不仅成为必然,
兼并和重组也将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进一步加快。

本文对于汽车行业的并购,主要集中讨论目标的选择和公司的估
值。第一部分是对目前国内外汽车并购市场、历史及动因进行分析。第
二部分是对并购目标选择条件的筛选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旨在对估值方
式进行探讨。第四部分重点讲述与具体分析万向钱潮并购美国 A123 成
功的案例。

鉴于目前研究兼并重组的论文大多偏向兼并的风险和兼并重组的动
因分析。本文把重点放在阐述并购目标的选择,结合实际的产业指标和
产业历史发展阶段及国内外不同的市场环境,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企业如
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并购对象及估值,给有能力、有意愿能走出去并购
的汽车行业做一个参考与导向。

另外,本文也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应先走并购核心零部件公司的发
展途径。

总之,本文研究意义是为中国汽车企业的并购发展提出建议,对未
来汽车产业并购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车行业并购 目标选择 公司估值
第一章 绪 论
中国汽车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到了 21 世纪初,更是呈现销量快速增长,汽车品
牌不断多样化,国内车企实力不断增强的局面。从 0 到 1**0 万辆,中国汽车用了不到 60 年。

虽然与美国汽车达到千万级别用时差不多,但中国汽车的前 30 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从零到百
万辆就用了近 40 年。今后的不足 20 年,中国汽车用超音速从 100 万辆攀升到了 1**0 万辆。

站在 21 世纪新的产业发展关口,对于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兼并重组成为了一个重要
课题,逼迫着所有的国内汽车行业大佬去面对。

前年中国吉利集团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的案例,也激发了各个车企尝试对海外车企进
行投资并购的热情。2008 年岁末,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主要经济体,危机
已经由虚拟经济扩散至实体经济,其中汽车业已成为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行业之一。从长期
来看,被并购企业的价格,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西方企业陷入了极大的经营困境,企
业并购不仅谈判筹码低,公司整合也相对容易,因为这些企业只有降低并购价格才能通过被并
购重组而走出困境。这就给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条件。

中国汽车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上看,汽车行业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并且必须
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理想的效益。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 30 余年的发展,目前市场呈现相对饱和状态,惟有走出国门,参与海外
并购、开拓海外市场、同跨国公司同台竞技才能得到跨越式发展。

中国汽车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利用被并购对象已建立的海外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进
而获得更多海外市场份额,迅速扩大销售规模;通过并购不仅能获得知名度更高的品牌、更先
进的技术,还能产生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汽车的成本,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提高企业整体
经济效益。

本文写作目的是站在国内车企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并购标的选择和估值,为车企实现做
大,做强,走出去的战略提出个人的参考意见。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案例研究法。选取了中国民企万向钱潮集团公司并购美国电池
公司 A123 公司的例子,讲述其并购的动因,并购的经过,并购价格估值和并购后效果。

文章的结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