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件编号:GGYY-1-XK-01~10
第A版
编制: 张兵文
审核: 张兵文
批准:
生效日期:2012年6月1日
开阳光正医院检验科
目录
序号
主 题 内 容
代号
页 号
血库作业指导书部分交叉配血(凝聚胺法和盐水法)
GGYY-3-XK-01
1ABO血型鉴定(正定型和反定型)
GGYY-3-XK-02
7Rh血型鉴定
GGYY-3-XK-03
11ABO正定型和Rh血型鉴定(微柱凝胶检测法)
(微柱凝胶检测法)
GGYY-3-XK-04
15冰冻血浆解冻箱
GGYY-3-XK-04
20
修 订 页
序号
文件编号
页码
需更改的内容
更改内容
批准人
批准日期2468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凝聚胺法和盐水法)
1.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红细胞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以确保红细胞交叉配血试
验准确无误。
2.职责血型室工作人员按照此规程进行红细胞交叉配血操作。
3.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红细胞交叉配血。
4.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系指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或供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以及是否含不规则抗体等,以保证安全输血。交叉配血分主侧交叉试验即为患者血清与献血者(或供血者)红细胞的相容性试验;次侧交叉试验,即献血者(或供血者)血浆与患者红细胞的相容性试验。
5.材料与设备
5.1抗A(B型)、抗B(A型)及抗A、B(O型)分型血清效价1:128。
5.2患者血样。
5.3献血者(或供血者)血液。
5.4设备器材:滴管,试管架,试管(10mm×60mm),离心机。
5.5试剂:低离子聚凝胺试剂,抗人球蛋白血清。
6、检测环境条件:
温度:16-30% 湿度:25-75%。
7、方法步骤
7.1盐水介质配血法(试管法)。
7.1.1步骤
①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后分离血浆,并将红细胞配成2%红细胞悬液。
②将献血者(或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浆,并配制2%红细胞悬液。
③取洁净小试管(10mm×60mm)3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浆(PS)+献血者(或供血者)细胞(DC)为主侧管,另1支标明献血者(或供血者)血浆(DS)+受血者细胞(PC)为次侧管,第3支标明受血者血浆(PS)+受血者细胞(PC)
为自身对照管。
④按标记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浆2滴,加献血者(或供血者)2%红细胞1滴。
次侧管加献血者(或供血者)血浆2滴,加受血者2%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受血者血浆2滴,加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以1300g离心15秒。轻轻摇动试管,观察结果。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
7.2聚凝胺配血法
7.2.1步骤
①取试管3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3-5
%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反之。自身对照管同盐水配血法。
②各加LIM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Polybrene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
③1300g离心15秒,然后把上清夜倒掉。
④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⑤最后加入Resuspending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如果在30-60秒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7.3抗人球蛋白配血法
7.3.1步骤
①取试管3支,分别标明主侧、次侧和自身对照,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
滴和献血者(或供血者)3%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次侧管加献血者(或供血者)
血清2滴和受血者3%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同盐水配血法。
②混合置37℃水浴致敏30分钟,取出后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倾去上清液。
③加最适稀释度抗人球蛋白血清2滴, 1300g离心15秒,观察结
8.结果分析与报告
8.1以上三种配血方法主侧、次侧配血管和自身对照管均无凝集,均无溶血,
表示无输血禁忌可以输注。
8.2以上三种配血方法主侧和自身对照管均无凝集、均无溶血,而次侧管有
一种或三种方法均凝集或均溶血经三洗后可少量输注。
8.3以上三种配血方法主侧、次侧配血管均凝集或均溶血,而自身对照均无
凝集、均无溶血,表示有输血禁忌不可以输注。
8.4以上三种配血方法主侧管均凝集或均溶血,而次侧管和自身对照均无凝
集均无溶血,表示有输血禁忌不可以输注。
9.注意事项
9.1送检血液标本的标识必须与送检单一致,要认真核对。
9.2操作过程中必须认真细心,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