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义:1. 批次管理是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交付出厂的整个过程中,实行分批次的管理
2.可追溯性:根据记载的标志追踪产品的历史、使用情况。
3.五清六分批:批次清、数量清、质量清、责任清、生产动态清;分批投料、分批加工、分批转工、分批入库 分批保管、分批装配。
职责: 1.运营部部负责批次管理程序的归口管理并负责实施和控制,负责批次号部位和方法的确定。
2.品保部负责对批次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批次管理实施流程:
1.对原辅料的批次号管理
1.1外购原材料入库时要分批入库、分批标识、分批摆放和分批记账。
原材料入库批次号的构成 : 进厂日期+第几批+生产厂家名称(例如:原料肉中敖集团0
20120308 01 ZA
原材料进厂时经检验合格后,经仓库保管员员核对名称、规格、数量无误后方能入库。入库时库管员须详细记录该批材料进厂时间、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数量以及该材料的批次号。如果当天到货的同一原料有多个生产日期则分别填写,入库的材料须分类堆放、标识,并在存卡上注明批次号。
2、物料支取
2.2运营部根据生产需要填写领料单,保管员负责在领料单要写明用于产品名称、批次,所领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运营部对标识批次不全的物品,拒绝领用。
2.2.1如1批材料一次性发完,例如:批次号20120308 01 ZA 的原材料一次性发完,则在领料单上写上该批产品的批次号20120308 01 ZA
2.2.2每批材料一次只发一部分,则在该批材料的批次号后加分歧号作为产品的批次号。例如:一批材料的批次号为20120308 01 ZA
共分发了5次,即“20120308 01 ZA则分别在其后加“-01~-05”、-02…20120308 01 ZA -05”来作为每次材料的批次号。
3、半成品批次管理办法
3.1半成品批次号的构成 : 品名+生产日期+装袋人员代码例如: 羊杂标识打印:YZ071501
4.成品的批次管理
4.1编批原则
4.1.1客户有明确要求批次数量的,按客户要求批次数量进行组批编号。
4.1.2若客户未明确,按生产计划各种产品数量组批编号,批次编号总共13位.
例如,2012年7月15日 第1批产品 批次序号如下所示。
生产日期(年/月/日)+ 批次序号+外包装箱人代码
打印的批次号为:20120715 001 01
4.1.3为了便于追溯,打上的批次号应为永久性标识,位置要易于查看,清晰可辨。
4.1.4成品保管员对成品批次号进行核对,核对无误的产品方可入库或发货。并记录留档管理。
5、化验室检验序号确定
5.1检验序号构成:品名+日期(日+月)
例如:羊杂 1507
6、批次的标识记录
6、1为了产品的追溯,对原材料、外购、领料单,生产过程的不合格处置单、产品工艺流水销售、生产、采购计划等有关批次有关的记录应分类、装订保存,以便于追溯。
6、1、2记录的保存期限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