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范围
本检验标准适用于铭锋达所生产的和外购的所有无客户指定标准的注塑、喷涂、组装、电镀或其他工艺的机壳部品。
定义
3.1 缺陷分类定义:
3.1.1 CRI(严重缺陷):违反相关安规标准,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有安全隐患的缺陷。
3.1.2 MAJ(主要缺陷):属功能性缺陷,影响使用或装配。
3.1.3 MIN(次要缺陷):属外观、包装轻微缺陷,不影响使用或装配。
3.2 测量面定义:
A面: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在近处观看且暴露的表面(正常观察时手机的前面)。
B面:在使用过程中,不直接观看但暴露的表面(手机的上下左右侧面和背面(带电池)。
C面: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见或看不见的面(手机背面内部、充电器和电池的其它表面)。
D面:手机内部部件正常使用时看不见。
3.3缺陷定义:
3.3.1注塑件缺陷定义:
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尺寸。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凹凸点: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塑料件表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
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修订履历
修订时间
修订内容
版本
修订人
2009.5.25
可靠性测试的相关内容
B
杜 婷
制订
杜 婷
审 核
核 准
日期
2010/5/25
日 期
日 期
缩水 :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而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
顶 白: 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痕迹或白印。
白 化: 因脱模应力关系产生的注塑件表面或背面或筋、柱、槽、墙刻印等部位的发白的印记。
破 裂: 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在塑料件表面上的裂纹。
油 渍: 在塑料件表面残留的油污。
翘曲及变形:塑料件成型时由于受力不均或应力而造成塑料件的形变。
飞 边: 由于注塑工艺或模具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废边。
细碎划痕: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线印记,目测看不出深度。
硬划痕: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损伤。
碰伤:由于碰撞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可视的缺损、变形或凹坑。
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银纹:在塑料件表面上沿树脂流动方向上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彩虹现象:指透明区域在反光条件下出现彩色光晕现象。
透明度差:指透明区域出现模糊、透明度不佳的现象。
3.3.2 电镀、表面喷涂缺陷定义:
流纹:产品表面上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积漆:在喷漆件表面上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桔纹:在漆层表面出现桔子皮状皱痕。
透底:在漆层表面局部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剥落:在漆层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现象。
褪色:在漆层表面出现涂层褪色现象。
颗粒:在喷漆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纤毛屑:在漆层纤维毛等物而产生的细小线状现象。
色差:漆层颜色出现与标准色板或客户封样件的颜色差异。
色薄:在图文印刷时出现的颜色偏淡的现象。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光泽差异:漆层表面光泽度超出标准样品的光泽差异。
漆面粗糙:漆层表面不平滑,粗糙。
漆面污点:在漆层表面出现污点或污痕。
漆面划伤或损坏:由于摩擦或划滑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线印记,目测看不出深度。
职责
4.1项目部负责提供最新的图纸和规格书,以作为品保检验的依据;
4.2品保部各工程师负责新产品品质标准的建立,SIP、样品的制作,品管员依据工程图纸、检验标准、SIP、样品进行检验,包括首件、巡检、抽检、出货检验,并如实填写相关报表;
4.3生产部门依据检验标准、图纸、样品、SIP等进行生产品质控制,并对作业员进行品质培训。
参考文件
BOM、ECN、《GB/T2828、1-2003》,图纸和SIP文件。
内容
抽样方案:依据《GB/T2828.1-2003》一般检查水平II从不同的包装箱(包)内随机抽取来料,其中功能测试抽样数、判定按测试项说明。AQL取值(抽样有特殊要求的除外):CRI(严重缺陷)=0.01;MAJ(主要缺陷)=0.4;MIN(次要缺陷)=1.0;
测试工具:百格刀、3M胶带、酒精、耐磨仪、橡皮摩擦仪、缺陷测量模板
外观检验条件及方法:
作为表面和外观的装饰面要有一种整体的美观印象。这种评价是根据外观的质量标准,在一定距离和条件下,用眼睛的目视检查,适宜在非直射日光或相似条件的灯光下。
照明条件: 600—1200Lux荧光灯(能清晰辨别缺陷但不刺眼)
观察角度:被检测面与视线在45度范围内旋转, 左右转动15度范围。
观察距离:人眼和被测物表面距离为30cm左右。
观察时间:≤10s。
颜色评价在标准光源或非阳光直射的自然光下进行。
检验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在此条件下,目测可见的不良现象认为是缺陷。
每一厂家按照图纸上指定的标准进行各项试验,拟定由设计部和质量部认可的“试验报告”,试验的结果写进报告附页。
物料供应商提供表面处理的质量各测试项目的试验报告,表面处理的厂家提供表面处理的质量各测试项目的试验报告,最终的质量要求由本文件规定
外观检验项目及标准
备注:Acc是可以接受的等级,min Maj,Cri (小缺陷,大缺陷,严重缺陷)是缺陷等级都是不能接受的
缺陷分类
表面分类
缺陷描述
缺陷级别
L(mm)
W(mm)
D(mm)
A(mm2)
J(mm)
H(mm)
N
Acc
Min
Maj
Cri
直线形及曲线形等线状缺陷(划伤、尘点、熔接线、痕迹、丝印不良、印刷不良等)
A
<=2
<=0.05
(<=0.1)
20√
<=3
<=0.05
(<=0.15)√
3~4
0.05~0.1
(0.15~0.4)√0.1
(0.4)√
B
<=3
<=0.05
(<=0.15)
20√
<=3
<=0.1
(<=0.3)√
3~6
<=0.1
(0.3~0.6)√0.1
(0.6)√
C
<=4
<=0.05
(<=0.2)
20√
<=4
<=0.1
(<=0.4)√
4~8
0.05~0.1
(0.2~0.8)√0.1
(0.8)√
D
<=6
<=0.1
(<=0.6)
20√
<=6
<=0.2
(<=1.2)√
6~8
0.1~0.2
(0.6~1.6)√0.2
(1.6)√
点状缺陷(污迹,灰尘、色点、污垢、亮点、异物等)
A
<=0.2
(<=0.03)
20√
<=0.25
(<=0.05)√
0.25~0.5
(0.07~0.2)√
0.5
(0.2)√
B
<=0.25
(<=0.05)
20√
<=0.3
(<=0.07)√
0.4~0.6
(0.12~0.3)√
0.6
(0.3)√
C
<=0.6
(<=0.3)
20√
0.6~1
(0.3~0.8)√
1~1.5
(0.8~1.8)√
1.5
(1.8)√
D
0.6~1
(0.3~0.8)
20√
1~1.5
(0.8~1.8)√
1.5~2.5
(1.8~4.9)√
2.5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