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海洋乐园项目开发方案初步构想 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
2008.6.12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区域环境分析
第三章武汉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第四章主题公园产业与市场分析
第五章项目SWTO分析及定位研究
第六章国内外室内海洋主题公园成功案例参考
第七章项目规划方案初步构想
第八章项目运作思路
第九章项目开发的社会价值与意义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根据武汉市“十一五”规划刚要,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将建设成为以展览、展示为主导功能,集会展、科技、文化、商务、休闲、旅游、居住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的国际博览城
本项目作为国际博览中心休闲、旅游功能的重要载体,在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开发海洋主题公园的初步设想 居住区 居住区 会展区 水系景观 商业中心区 商业中心区 高档居住区 科技馆 酒店
办公及
会议区 高
档
住
宅
区 海洋馆(二)用地条件 四新北路 拦江堤路 展馆用地 科技馆规划用地 轨道车站规划控制用地 本项目初步规划用地 高档住宅用地 高档酒店用地 本项目(三)开发目标与研究重点 开发目标 城市运营层面 项目运营层面 发挥项目的城市环境改善与价值提升功能 尽可能提升项目自我盈利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利益平衡点 项目4W加1Y研究:
区域环境适不适合?
市场前景如何?
做成什么类型?
包含什么功能?
如何去实施与运作……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区域环境分析
第三章武汉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第四章主题公园产业与市场分析
第五章项目SWTO分析及定位研究
第六章国内外室内海洋主题公园成功案例参考
第七章项目规划方案初步构想
第八章项目运作思路
第九章项目开发的社会价值与意义第二章 区域环境分析
(一)项目区位价值 项目所在的四新地区,在武汉新区具有承北启南、携老(城)带新(城)的地理优势,也是武汉新区的发展重点
四新地区(二)区域交通条件 博览中心建设将带来区域交通设施的全面升级,项目正在形成作为主题旅游项目所必备的多层次、广辐射、快速度的交通条件 中环线 规划地铁线 滨江大道 拦江堤路(三)区域旅游配套条件 尽管目前区域配套不足,但围绕国际博览中心,项目周边将出现众多大规模、中高档次的旅游配套 会议中心
1个四星级酒店
1个五星级酒店 两
条
商
业
街(四)区域人口状况 目前四新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层次相对不足,但依托其区位与交通优势,所能辐射的人口规模大大超出了主题公园的基本需求 一级客源市场
至少200万人 80km
1小时车程 240km
3小时车程 二级客源市场
至少200万人 三级客源市场 美国华盛顿土地研究所研究资料 武汉新区100万人口 武汉市800万人口 20分钟 90分钟 四新地区5万人(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行业发展阶段规律,整个武汉市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将推动武汉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 收入水平 人均
1000美元 人均
2000美元 人均
3000美元 驱动因素 旅游类型 审美体验 愉悦身心 放松身心 休闲度假成为
旅游主体 休闲度假旅游
起步 观光旅游
火爆 武汉 北京3500美元
上海4000美元
深圳7000美元(六)区域产业发展政策 四新地区作为武汉新区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和现代化商住新城,需要从区域旅游休闲配套角度来完善其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生产与生活服务价值 现代制造业中心 生产性服务中心 文化旅游中心(七)区域旅游形象与市场氛围 武汉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四新地区的以会展为核心的商务旅游尚在培育发展当中,本项目的开发将进一步完善汉阳地区的旅游产品结构,提升其整体市场影响力
文化旅游 公园旅游 会展旅游(八)博览中心带来旅游发展新契机 博览中心作为新区开发的引爆点,除了提升了区域城市形象与配套之外,也将进一步带动区域旅游休闲需求与人气 会展经济三大支柱 博览中心 会展 高档酒店 高档住宅 商务会展人士 各类高档旅游人士 高档本土消费 旅游休闲需求与人气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区域环境分析
第三章武汉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第四章主题公园产业与市场分析
第五章项目SWTO分析及定位研究
第六章国内外室内海洋主题公园成功案例参考
第七章项目规划方案初步构想
第八章项目运作思路
第九章项目开发的社会价值与意义第三章 武汉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一)武汉旅游经济发展状况
1、旅游经济发展速度 武汉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沿海先进省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2、旅游收入结构 海外旅游收入虽然也在稳步增长,但国内旅游依然是主力 数据来源: 1998-2007年武汉统计年报 21 (二)武汉旅游的区域特点
22 1、资源特点 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在规模与品牌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不多 武汉市旅游地图 全市纳入旅游管理的景点300多个、景区32个,其中国家44级旅游区6家 23 2、气候特点 受区域气候特点影响,武汉的旅游人气季节变化更加明显,旅游黄金季节相对较短,市场上缺少全天候的旅游景点 武汉气候特点
四季过于明显,冬夏两季占全年世界的2/3,旅游最佳季节集中在5月和11月左右 东湖景区在5、10月份期间接待游客比例达到全年的30%以上 24 3、产品特点 随着武汉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其旅游产品数量与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但由于产品创新不足,景点内容单一,目前尚缺少独具规模和个性优势的旅游新产品 三菜一汤
黄鹤楼+归元寺+古琴台+东湖 十全大补
名胜古迹+都市风光+楚文化+革命文化+科普教育+工业游+农业生态游+休闲度假+主题公园+商务会展游 内城商
务会展 外城休
闲度假 全程观
光旅游 旅游格局 25 (三)武汉旅游消费特点 26 1、旅游目的地选择特点 武汉旅游出行与达到人气形成较大差距,市场迫切需要优质旅游产品来挽留市民出行脚步和吸引外地旅游者的眼球 27 2、外地来汉旅游消费特点 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外,以商务活动为目的的旅游活动逐渐成为市场主力,也是武汉未来旅游开发必须关注的重要客户群体 28 2、武汉市民假日郊区游状况 武汉市民目前假日出游尚局限于市内,对于郊区度假的向往和实际参与程度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旅游消费支出意愿还需特色休闲产品进一步激发 29 (四)武汉旅游的发展趋势 30 1、圈层联动发展趋势 正在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的旅游圈 ,但各个景点与圈层之间的整合模式还在探索之中,整合价值还没有真正体现 市内核心旅游圈 郊区度假旅游圈 “8+1”城市旅游圈 华中旅游圈 31 2、近郊主题旅游发展趋势 随着大型主力旅游品牌的进入,以本地大众休闲市场为主体、以科技与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环城旅游带正在形成,但由于区域交通与配套的不足,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黄陂木兰古门景区、云雾山郊野公园
长江乐园与盘龙古城 蔡甸大好河
山景区与后观
湖嘉年华主题乐园 金银湖彩湾、
水乡旅游城
与柏泉农庄 江夏博学岛与
龙泉山生态园 后湖极地
海洋世界 32 (五)武汉旅游业发展的新契机 时代大背景
体验经济时代
大众休闲时代 国家政策促进
带薪休假制度
变黄金周为多个节日短假期 区域发展新契机
中部崛起
8+1城市圈
两型社会 休闲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将有更多的机会选择本地休闲旅游产品 武汉旅游影响力提升
商务旅游加速 武汉将逐渐迎来来一个商务与休闲度假旅游的新时代,并给以休闲旅游为目标的主题旅游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33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区域环境分析
第三章武汉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第四章主题公园产业与市场分析
第五章项目SWTO分析及定位研究
第六章国内外室内海洋主题公园成功案例参考
第七章项目规划方案初步构想
第八章项目运作思路
第九章项目开发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34 第四章 主题公园产业与市场分析 35 (一)我国主题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36 1、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 1983年,自北京大观园始,出现一批区域文化主题、鬼府神宫型娱乐型项目,满足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求新求意的需求,但游客重游率低,加之体制限制,逐渐被市场边沿化或被淘汰 1989年深圳锦绣中华成功开业,是中国主题公园发展的里程碑,出现微缩景观投资热,但由于顾客参与程度不足,体验少,娱乐氛围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火爆之后,市场开始萎缩,前景不被看好 1991年,以无锡影视城为开端,在1995年~96年兴起主题公园建设的第二个高峰,产品娱乐性、表演性增强,但仍然没有突破观赏层面的局限,而且重复建设现象多,虽然有一定的区域吸引力与竞争力,但经营状况一般 1998年至今,以深圳欢乐谷为代表,主题鲜明,个性突出,引入高新科技游乐设施,提升了休闲游乐功能,强化了有了活动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了游客的重游率,高科技的投入带来了更多刺激与欢乐 起步阶段 快速发展与升级阶段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