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汽车碰撞损伤评估 第一节汽车碰撞损坏 1、汽车碰撞事故分类及特征
单车事故:
障碍物碰撞事故(前撞、尾撞、侧撞)
翻车事故(落水、坠崖、高速翻车)
多车事故:前撞、尾撞
2、汽车碰撞机理分析
(1)碰撞冲击力
碰撞冲击力一般可以分解成三个分力:垂直分力、水平分力和侧向分力。
碰撞的角度决定了汽车三个分力的大小。
对心碰撞:冲击力指向汽车质心,汽车不旋转,大部分撞击能量被汽车零部件所吸收,汽车可能后退。
偏心碰撞:冲击力不指向汽车质心,一部分冲击力将形成汽车旋转的力矩,汽车会有旋转的可能,但零部件的损坏可能会小一点。
驾驶员在感觉到汽车要撞击时,一般会下意识地旋转方向盘,并强烈制动,以避免正面撞击。所以一般汽车碰撞中,侧面损伤居多。 (2)碰撞接触面积
碰撞接触面积与碰撞损伤的关系比较大,要结合碰撞的实际情况分析。
(3)冲击力的传递
现代汽车上的焊接缝、溃败区的设计和整体式汽车车身的使用都大大增强了冲击力的吸收,降低了汽车的结构变形,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3、汽车碰撞损伤的类型
按汽车碰撞行为分,汽车碰撞损伤可分为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
直接损伤:车辆直接碰撞部位出现的损伤。
间接损伤:碰撞力的传递而导致的变形。侧弯、凹陷、褶皱、压溃、菱形损伤、扭曲 第二节 碰撞损伤的检验与测量 1、碰撞损伤分区
五个区域:区域1—直接碰撞损伤区
区域2—间接碰撞损伤区
区域3—机械损伤区
区域4—乘员舱区
区域5—外饰和漆面区
2、碰撞损伤分区检测与测量
区域1—直接碰撞损伤区
直接碰撞损伤是可视的,一般不需要测量,损伤的一般都是翼子板或零部件的开裂、变形、破碎,以及导致的泄漏。
区域2—间接碰撞损伤区
间接碰撞损伤一般发生在车声溃败区,又是不容易发觉,需要依赖测量。
间接碰撞损伤常见的有:钣金件皱曲、漆面皱褶,钣金件缝隙变异错位,接口撕裂、焊点脱落等等。
测量工具:卷尺或者滑轨式测量尺
主要测量内容:车身前部测量、车身侧面测量、车身后部测量 区域3—机械损伤区
机械损伤主要查看汽车其余零部件总成是否损坏,一般以故障检查和性能检查为主。
要求对车辆进行有侧重的全车检查,其中重点是发动机系统、变速器系统、制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电器仪表系统。
区域4—乘员舱区
乘员舱区主要检查汽车驾驶室和车厢内的设施的损坏情况。
区域5—外饰和漆面区
主要是检查汽车的外饰、漆面、车灯和其他配件的损坏。 第三节 主要零件损伤评估 1、车身板件损伤评估
保险杠:钢制保险杠可以矫正修复
塑料或者镀铬保险杠大面积破损一
般是更换,局部小损伤可以修补。
发动机罩:大范围的损伤一般选择更换,局
部小损伤可以钣金整形后补漆。
翼子板:冷轧钢板翼子板只要不是过度损伤
都可以钣金整形后补漆,玻纤的或
者是塑料的翼子板,局部小损伤可
以修补,严重破损的更换。
玻璃:风窗玻璃损坏后一般都是更换。
车门:结构复杂,价格较贵,一般都是钣金
整形修复,在喷漆处理,在严重损
毁,修复已经不划算了,才考虑更
换。 2、机械零部件损伤评估
主要是汽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制动系统、空调等等。
在进行零部件的损伤评估时,要决定进行修复还是更换,一般可以按以下依据进行:
(1)修理费用超过更换费用的75%,一般应更换。
(2)修复后很难达到原有的性能,还可能有漏液跑偏等后遗症的,一般应更换。
(3)在保修期内的新车
(4)影响安全的部件,一般应更换。
(5)不能恢复外观的装饰件一般应更换。
(6)没有技术能力进行修复的零部件一般应更换
第四节 汽车修理工时费用的确定 1、汽车维修作业工时
以汽车制造商提供的信息和工时研究为基础的,指一般水平的技师在平均劳动条件下和按照制造商修理手册规定的工序完成指定修理作业的时间。
汽车维修作业工时反映维修作业的效率。 维修作业工时:
(1)修复作业工时
(2)换件作业工时
(3)拆检工时
(4)做漆工时 2、作业工时调整
(1)重复做业:为了快速高效实现一项作业必须先完成另一项作业,那我们称它存在重复作业。在计算作业工时时,重复作业的影响必须考虑。
(2)包含作业:包含作业指的是哪些可以单独进行,同时它也是其它作业的一部分的维修作业。包含作业的工时一般已经包含在它的母项目里了,不需要重复计算。
(3)作业准备时间:一般准备时间不算工时 第五节 车辆损失评估报告的撰写 车辆损失评估报告的撰写是由固定格式的,具体内容有:
(1)基本信息:车主信息、汽车信息、车祸日期等等
(2)判断事故前损坏、事故中损坏、事故后损坏的零部件。
(3)确定更换零部件、修复零部件、做漆部位等作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