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数情况下,较大的传动系部件如发动机、变速器和驱动桥等直接装在结构板件或车架上。在其它情况下,这些部件安装到支撑横梁、副车架总成或托架总成上,支撑横梁等安装在承载式车身或车架上。
8.1.1 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检查和维修
8.1.1.1 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构造
8.1.1.2 传动系统检查
损坏检查从检查等速万向节防尘套的状况开始。如果由于摩擦造成裂缝、裂纹、撕破等损坏,要立即更换万向节防尘套。如果防尘套显得已经老化,表明润滑不当或过热,应予以更换。挤压防尘套,检查是否有漏气声,如果有则需更换。如果有防尘套丢失,也应再装一个。
要检查传动轴是否有接触底盘或摩擦的痕迹。
对于装配等长半轴的前轮驱动变速驱动桥,可以来回摇摆车轮观察有无移动,检查中间轴万向节、轴承和支架是否松动。
8.1.1.3 发动机、传动系统的修理
在严重碰撞时,发动机、传动系统一般会损坏或产生推动错位。修理时必须要找到和修复许多这样此类问题。经常要更换下列损坏的机械部件:压坏的散热器、切断的软管、破裂的水泵,弯曲的皮带轮、断裂的传动带、发动机进气管、发动机顶部保护罩、风扇叶片及相关部件。
修理车身时,通常需要将传动系从承载式车身上完全拆下。在拆除传动系以后,可以方便地接近各种车身板件,给维修和更换部件提供了方便。在某些情况下,花费一点时间拆除传动系是值得的,因为这样会在维修或更换车身板件时节约大量的时间,一些机械部件从车上拆下来维修更方便、更快捷。维修时是拆除传动系还是将它保留在车上,应该由修理技师或估损员决定。
8.1.1.4 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拆卸
有些发动机要从发动机舱的顶部拆下来,而有些要从底部拆下来。有些发动机要与变速器分开拆卸,而有些要一起拆卸。由于拆卸步骤不同,有疑问时应参考维修手册
将车辆停在地面上,拆下发动机罩,以便有更多的空间在发动机舱中工作。按照下列步骤,从承载式汽车上拆除传动系统:
断开蓄电池上的电缆和蓄电池底板上的接地线,电缆与发动机连接端应保持连接。2. 拆除空气滤清器,以接近软管和拉索。3. 排掉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4. 断开从车身连到发动机和变速器上的真空软管。断开发动机电气线束。5. 断开节气门体联动装置和变速器或变速驱动桥联动装置。6. 对于手动变速驱动桥,断开离合器拉索、从动缸或联动装置。7. 断开里程表软轴。在散热器处断开变速驱动桥或变速器冷却管路。8. 断开加热器软管。9. 如果需要,断开易接近的动力转向油泵管路,这会使从发动机上拆卸泵容易一些。10. 拆下空调(A/C)压缩机。如果空调系统未损坏且不需要充注,则从安装支架上拆下空调压缩机。仔细检查任何单独连到发动机和通向车身的导线。11. 断开发动机和车身之间的燃油管路,将其塞住,以防漏油。12. 为了将车辆抬高,如有可能使用车架校正设备。如果使用老设备,则在拆卸一些部件前,可能要在车下放一个千斤顶。13. 从连接处断开发动机后面的排气管。14. 如果需要,拆下两侧的上减震器拱形座的三个安装螺栓。按需要拆下妨碍传动系拆卸的其它部件。16. 为了拆卸发动机和变速器支座,将发动机、传动系统升离承载式车身或车架,可用液压或螺旋式千斤顶。15.将总成升起后,就可拆除固定传动系的横梁或支座了。18.在拆卸发动机/传动系总成前,再次检查断开的所有零部件。16. 在发动机、传动系统维修期间,有时会用到发动机支架夹紧装置。该装置有时装在发动机下面,有时又可能装在发动机顶部。17.将提升索或链连到发动机上,发动机上一般都有用来连提升链的吊耳。
开始从承载式车身上拆卸传动系时,要不断地从整个车的周围检查,确保一切连接的部件都断开了且没有阻碍,同时慢慢地进行实际的分离。在将车身升离传动系时或在将传动系升离车身时必须小心操作。提升过程中要一直检查所有侧面上有否未断开的导线或软管。
在对车身进行维修同时,如果需要,可让汽车机械师修理传动系损坏的部件(弯曲的发动机皮带轮、损坏的交流发电机、损坏的等速车桥等)。
8.1.1.5 发动机、传动系统的安装
传动系重新安装的过程和拆卸过程正好相反。承载式车身构架经过修理后,可以通过右前方和右后方的支架安装位置上的调整孔,快速准确地安装支架。如果支架的安装位置不正确,将使用户在车轮定位时遇到困难。
8.1.2 悬架系统的检查和维修
8.1.2.1 悬架系统的构造
8.1.2.2 悬架系统的维修
对于不同的厂家和车型,悬架系统的具体维修程序不尽相同。在维修悬架系统时,一定要参考厂家说明书。
拆卸和安装螺旋弹簧时一般需要螺旋弹簧压具。螺旋弹簧压具是挤压簧圈,降低弹簧高度的专用工具。这样就有足够的空间将弹簧滑出控制臂。而且,在断开下球头时,它还能防止弹簧弹出。
确保所有在控制臂落下时可能损坏的部件(制动管路、支柱或转向杆系)都已经被拆下。将弹簧和弹簧压具作为一个装置拉出。
将压具装到新弹簧上。将弹簧滑到位,将螺旋弹簧的两端定位在与老弹簧相同的位置。重新装配球头及其它部件。然后,一边拧松弹簧压具,一边将弹簧引导到座圈上。不要将手指放在弹簧下面!
可用气动棘轮将悬架系统紧固件向下推。但是,确保用扭矩扳手将这些紧固件拧紧到规定力矩。
8.1.3 转向系统
8.1.3.1 转向系统的构造
8.1.3.2 转向系统的检查和维修
对齿轮齿条转向系统进行检查时,必须将车辆升高,使前悬架不承重。用肉眼检查转向系统有否任何机械损坏。检查防尘套是否泄漏,检查转向横拉杆,并检查各安装位置有无变形,还应检查横拉杆球头。
在靠近轮胎处抓住转向横拉杆,并试着将它上下推动,如果出现纵向松动,表明已经磨损或损坏。
检查转向横拉杆球节时,可以挤压波纹管,直到可以感觉到球节。用另一只手推拉轮胎。如果球节松动,表明已经磨损和损坏。再用两只手各抓住一个前轮胎,看它们能否沿着相反的方向移动。如果轮胎的移动量过大,就有可能产生了磨损或损坏。在做上述检查的同时,还要检查齿轮齿条系统。如果出现松旷,就可能有故障。
如果认为转向系统损坏,检查方向盘转动余隙并测量转向力。
转向余隙检查是测量方向盘的自由转动量,即不引起前轮或轮胎移动的转动量。
起动发动机,来回转动方向盘,不要使前轮转动。在不会导致轮胎转向的情况下,比较方向盘转动量。方向盘余隙一般应不超过大约12 毫米。但一定要参考制造厂的技术规范。
转向力检查涉及使用弹簧秤测量转动方向盘需要的力,。
如果转动方向盘需要的力高于制造厂的规范,则某些部件可能在碰撞中损坏了。最常发生的是转向齿条总成弯曲,造成转向力增加,此时必须更换或整修转向齿条。
齿轮齿条未校正好会导致颠簸/跳跃行驶中转向几何结构改变,不能通过改变横拉杆的长度来修复这种故障。
1.转向齿条的更换
为了拆卸齿轮齿条转向机构,从转向节上拆下外横拉杆的端头。然后,从车架、承载式车身或横梁上拧松转向器固定支架。此外,断开转向柱联轴器或 U 形节。转动转向器,将其滑出底盘。
2.车轮和轮胎的维护
在碰撞中,车轮可能会弯曲和破裂,仔细检查车轮有无问题(划痕、凹痕、轮缘弯曲、裂纹及其它损伤)。用千分表检查车轮的跳动量,车轮跳动会导致车辆振动。
3. 转向柱的维修
为了降低人员受伤的机会,汽车工程师设计出了溃缩式转向柱,这类转向柱在碰撞中被驾驶员冲撞时会收缩。
方向盘通常是由一个大螺母固定的,而且是压入式配合。在拆卸时,可用方向盘拉拔器拆卸方向盘。用加固螺栓将拉拔器固定到方向盘中,然后向下拧拉拔器中心的大螺杆,这样就能从轴上拆下方向盘。
在碰撞后(溃缩式转向柱被压缩)或在转向柱内部零件出问题时,需要对转向柱进行维修。大部分转向柱修理工作不需要将它从车辆上拆下来,但有些维修工作却必需拆下来才能完成。
方向盘拉拔器用于将方向盘从轴上拆下来。将螺栓拧到方向盘的螺纹孔内。确保螺栓的螺纹与螺孔的螺纹类型相配,用扳手或棘轮向下拧紧拉拔器。
转向管柱用螺栓固定在仪表板底部和前围板上。拆下这些固定螺栓,将转向轴从转向器上断开,就可以拆下转向管柱。维修转向管柱时一定要遵循维修手册的指导,装配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8.1.4 车轮定位
8.1.4.1 车轮定位概念8.1.4.2 车轮定位程序
8.1.4.3 车轮定位仪器
8.1.5 制动系统
8.1.5.1 制动系统的构造
8.1.5.2 制动系统的检查和维修
1.制动衬块2.主缸
3.制动液
4.制动管路
5.制动系统的放气
只要制动系统被打开,就应对制动系统放气。应尽量缩短打开的时间,以免水份进入造成腐蚀。
排放气体就是将制动系统内的空气清除掉。空气比液体轻,它会在液压系统中寻找高点。在各个制动钳、轮缸和一些主缸的最高处都装有排气螺塞。需要排放气体时,可按一定的顺序打开这些螺钉,将气体排出。在排放气体的过程中,如果油液有损耗,应向主缸内补充。
6.动力制动系统
如前所述,动力制动系统就是在标准的液压制动系统中,在踏板和主缸之间装有一个真空助力器或助力装置,来辅助制动。
修理受到碰撞的车辆时,应仔细检查制动助力器。应特别注意真空软管、单向阀、紧固件和主缸。要更换所有损坏的部件。
为了测试真空助力器,泵送制动踏板几次,以排除助力器内剩余的真空。然后,踩下踏板并保持住,起动发动机。如果真空助力器起作用,发动机一起动,制动踏板就会稍向下降。如果在发动机起动时未感觉到制动踏板下降,则助力器可能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