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深圳华程瑞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理解、导入
与质量奖汇报材料
龚伟
二零一五年二月六日 主要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卓越绩效模式理解
第二部分如何成功导入卓越绩效
第三部分质量奖汇报材料准备 第一部分
卓越绩效模式理解 中国品质未来 回顾过去的2年,我们经历的太多:国际环境急剧动荡,国内则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开始一一展现潜伏着的巨大的隐患和风险,从电梯事故到高铁危机,从染色馒头到牛肉膏,从瘦肉精到避孕黄瓜,从爆炸西瓜到洗发水的“涉癌”再到奶粉中的三聚氢氨……如何在质量问题频发的时代,成为危机中的机遇运筹者;如何在同业品牌遭遇质量危机的当口,免为被殃及的“池鱼”;如何取得质量圣经,挖掘企业的第三代利润 寿命 中国品质未来 国际质量的大趋势如何?中国企业的未来又在哪里? “中国品质”的大旗靠的是中国企业意识的转变,要意识到没有品质就没有品牌,更要意识到质量的背后就是管理。发达国家已从质量管理走向了管理质量,我们必须树立卓越经营理念,从质量管理走向管理质量,推动企业走向卓越经营,从而让我们中国自己的企业胸有成竹的拥冠“世界品质”! 今天的质量明天的市场 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 2012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
纲要提出:
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是“以人 为本”
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安全为先”
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是“诚实守信”
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质取胜” 长寿企业的四个生命要素 顾客对质量的要求 卓越管理的发展演化 1.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20世纪初→ 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泰勒
特点:专职检验;技术标准;事后把关 科学管理之父:
F.W.泰勒(1856-1915) 设计、制造、检验三权分立
聚焦于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的发展 2.统计质量控制管理阶段
20世纪30→50年代 代表人物:休哈特、 道奇、罗米格
特点:控制图;统计抽样;事后把关→事前预防 统计质量控制之父:W.A.休哈特(1891-1967) 聚焦于过程质量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费根堡姆、朱兰、戴明、克劳斯比、石川馨等
特点:全员、全面、全过程 GB/T19579
GB/T19580 4.管理标准化阶段
1)GB/T19000idtIS09000( GB/T19000、 GB/T19011、
GB/T19001、GB/T19004 )
2)GB/T24000idtIS014000
3)GB/T28000idt OHSAS18000
4)GB/T19579、 GB/T19580 ISO9000
ISO14000
OHSAS18000 企业卓越
管理模式
(整合、瓶颈) 企业优秀
管理模式 质量 内部质量 外部质量 市场 研发 供应 生产 销售 ---- 内部
可控
服务弥补 从质量管理到经营质量的认识 企业如何打破从优秀到卓越的瓶颈? 1.认识卓越绩效模式
2.实施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 6σ、QCC、KPI、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PDCA、PEST、SWOT、ERP等 顾客、员工、股东、供应商、合作伙伴、社会 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员工/顾客满意度、环境/安全绩效等经营质量 请各位领导先思考以下问题 1.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2.怎样才能实现企业的价值? 3.怎样才能持续实现企业价值? 作为老板要做四件事 找人
分钱
建防火墙
做梦(梦想)----企业愿景规划 1.帮助员工
2.帮助客户
3.帮助国家 1.挣钱
2.快乐生活
3.学点东西 企业家的境界 社会 顾客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股东 员工 1.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 社会 顾客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股东 员工 1.企业要正常经营 2.怎样才能实现企业的价值? 2.要平衡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社会相关方利益 质量改进与提高离不开高质量的合作伙伴 质量价值链 社会 顾客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股东 员工 2.企业要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转变 3.怎样才能持续实现企业价值? 1.除了平衡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社会相关方利益 瓶颈 从优秀到卓越转变中企业家存在困惑 1是否在做正确的事? 2是否在用正确的方法方式做事? 实施卓越绩效的目的 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意义 导入卓越
模式意义 1.有助于各类组织应对当前挑战及其复杂性。(既要在今日产出成果又要有效应对未来) 2.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无论是踞于一点还是全球开花,卓越绩效模式都是帮助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衡量绩效和运筹帷幄的宝贵框架… … 积极挑战卓越绩效 《卓越绩效模式》的框架 领导作用三角 结果作
用三角 工作结果 = 思考方式×热情×能力 一流执行力的打造:
在微笑中接受强硬
在开心中接受改变 组织概述
环境、关系和挑战 领导力的高度已经成为左右中国企业能否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因素 《卓越绩效模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