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工作环境及公司建造、购买或租赁的所有基础设施(包括车间、办公楼等建筑物及相关
设施;设备、工具;水、电、气等供应的支持性服务;信息、通讯、运输设施等)。
3引用标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70号)
3.2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7月28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4职责
4.1动力设备部:负责设备及所有设施的管理、修理及保养;负责制订并实施设备改造方案;负责基建项目及设备投资项目的调研、实施,并为采购过程提供技术支持;负责水、电、气(氮、氧、氩)的正常供应及相关的其他事务;协助IT做好通讯设施的硬件维修、维护工作。
4.2IT:负责信息、通讯设施(软、硬件)、办公设施的管理、维修、维护。
4.3物资供应部:负责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所要求的采购。
4.4人事行政部:组织并实施相关的培训。
4.5安全环保健康部: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方面所涉及的环境影响、安全、职业卫生方面的管理、监督和技术咨询。负责对新设备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和安全性能审查。
4.6后勤管理部:负责建筑物及相关设施的维修、维护。
4.7使用部门:遵守公司相关规定或制度,配合各职能部门做好日常维护、保养、修理等工作。
5程序
5.1基础设施
5.1.1确定和提供
设备投资项目从申请到使用的程序见附一:新增设备流程图。
5.1.2改造
设备维护部门根据针对性、技术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和可能性原则,综合设备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工艺要求、设备的技术性能、应用范围等信息,提出设备改造计划,制订改造实施方案,报总经理批准,纳入投资计划并依计划实施。
5.1.3管理
设备维护部门根据设备对生产、质量、安全、交货期和维护等方面影响程度的不同划分为A、B、C分类管理。A类设备(包括特殊工序设备)是指发生故障或加工精度、使用性能降低后,对企业的产品产、质量、成本或安全等方面影响大的设备,作为重点生产设备进行检控管理,B类设备是指有精度要求的普通通用设备,C类设备是指其它没有列入A、B类的通用设备,BC二类设备不作重点检控管理。
IT对公司内所有计算机等信息、通讯、办公设备或设施进行入册登记。制定安全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的规则(详见IT第三层次文件)。
5.1.4维修
设备维修分大修、项修和小修(大修和项修由设备维护部门根据修理内容、技术要求和工作量大小划分)。小修经操作者提出后设备维护及时进行处理。大修和项修,使用部门根据设备使用状况向设备维护部门提出申请,由设备维护编制修理计划、经常务副总批准后按计划实施并作好《大修、项修记录》。
信息、通讯设施维修,软件由IT负责处理,硬件由IT和设备维护互相协调处理。
5.1.5保养
设备(设施)保养分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日常保养由操作工人每日进行;二级保养由操作工人为主,维修人员参与进行;一级保养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参与进行,由设备维护提供保养所需的技术指导并对保养工作实施监督。相关的详细内容见《生产用设备操作维护规章制度》
大修、项修及二级保养后的设备,设备维护部门由专人按“设备完好标准”进行调试检查合格后交付使用。
5.1.6工装模具及计量器具的控制见《工装模具和工位器具使用管理制度》、《工装模具验证复检制度》、《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5.2工作环境
5.2.1提供适用的工作环境,满足生产的需要,满足在不同环境里工作的人员健康和安全的需要。
5.2.2配置必要的通风、防尘、净化、减噪声、安全、消防等设施。
5.2.3车间现场实行定置管理,零件堆放整齐,工夹具放置适当,保持一个清洁、整齐的车间场。
5.2.4定期由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如线圈车间、焊接车间等)进行检测、评价,并对这些场所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5.2.5对各车间根据不同的工艺和作业内容配置适当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5.2.6制订公司安全规则,进行现场及各种作业的安全评价,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2.7提供适当的培训(意识和健康安全等),提高人的素质,引导参与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发挥人的潜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6相关文件
6.1《生产用设备操作维护规章制度》
6.2《工装模具和工位器具使用管理制度》
6.3《工装模具验证复检制度》
6.4《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7质量记录
《大修、项修记录》
附件:新增设备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