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二)设备购置 1.设备购置按《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物资、设备采购 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新进设备必须按验收程序组织有 关人员进行验收,参加验收人员须签字确认,并对其负责。 2.验收合格的设备,其随机附件要有专人进行保管,档 案资料及时归档。建立随机备件台账,纳入标准化和规范化 管理。 3.设备投资在20万元以上的,必须列入年度生产经营 计划,填报《重大设备购置计划》,没有列入计划的不予批 复购置。 (三)设备安装及验收 1.设备安装前,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 交底,在施工人员了解设备性能及安装要求后方可施工。 2.设备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3.安装竣工后,由设备管理部门、安装单位、使用单位, 安环部门等有关单位严格按程序进行验收。 4.安装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安装验收移交记录》、《设 备投产通知书》,并由参加人员签字确认,移交使用部门投 入运行。 5.设备安装、移交等有关资料及时归档。 (四)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1.设备固定资产按公司要求及时盘点并上报公司。 2.对所有闲置、封存设备,做好防护入库工作,严禁出 现乱拆、乱卸现象。3.闲置、停用设备应及时上报公司。未经公司批准不得 私自处理闲置、封存设备,否则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各单位之间的设备调拨由公司设备能源部出具调拨 单,一式四份,调入、调出单位各一份,设备能源部、财务 部各一份。设备调入单位凭调拨单到调出单位提取设备。调 入、调出设备由财务部门凭调拨单进行账务处理。设备调拨 的同时,所有附件、专用备件、图册及档案资料等,应一并 移交给调入单位。 (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应持证上岗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使用设备 应严格岗位责任,实行定人定机制,重大设备要实行“四定”: 定使用人员、定检修人员、定操作维护规程、定维修方式和 备品配件。 2. 设备操作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设备。 “四会”: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设备运 行中发现异常要立即停车进行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及 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处理。禁止设备超负荷运行或随意 改变设备结构和安全装置。 3.主要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应齐全,操作人员不 得违反设备操作、维护与检修规程,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 4.设备润滑保养应做到: ①设备的润滑做到“五定”。 ②设备现场应有主要设备的润滑图。 ③按照要求使用润滑材料,禁止一油多用,润滑及时、润滑部位正确 ④润滑记录规范齐全。 ⑤购进的润滑油应有相应的产品质量证明。 5.各单位应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及日常检修,尽量避免大 修。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进行。大修计划应 在每年的1月份制定,内容包括大修项目名称、计划停机时 间、工时定额、大修费用、大修后的质量要求等,大修计划 应报公司设备能源部备案。 6.对设备操作工、维修工、电工等工种进行分期分批培 训。 7.主要生产设备的运行、检修、润滑等记录规范,设备 检查记录齐全。 8.设备维护必须达到“四项要求”是:整齐、清洁、润 滑、安全。 9.设备、设施必须达到铭牌、编号完好无损。 10.操作人员按时巡检,设备、设施及使用场所必须保 持清洁,杜绝严重的跑、冒、滴、漏现象出现。 11.小型机电设备采购执行公司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有 关规定。构不成固定资产的小型机电设备要单独建立台账, 纳入正常设备管理。 12.备品、备件采购执行公司的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有 关规定。现有的备品、备件管理登记及时,台帐清楚,摆放 整齐,避免库存积压过多。 (六)设备事故的处理1.设备事故分级依据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主要分 为重大设备事故和一般设备事故: ①重大设备事故:事故损失金额(设备维修费+减产损 失费)在三万元以上(含三万元),或设备修复费用在一万 元以上者(含一万元)。 ②一般设备事故:事故损失金额(设备维修费+减产损 失费)在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三万元以下者,或设备 修复费用在一千元以上(含一千元),一万元以下者。 ③设备故障: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但未构成一般事 故的;或虽未损坏但造成设备运行不正常、控制失灵需停产 检查调整的。 2.所有事故必须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发生重大设 备事故后,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在半小时内电话通知公司 设备能源部。事故处理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上报 公司,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及经过、抢修过程、原因分 析、防止措施、处理意见等。 3.设备事故处理 ①设备事故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实行全过程管理; 事故抢修应及时、原因分析清楚、预防措施到位、处理意见 责任清楚;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后,应保护好现场并及时上报 公司。 ②对发生设备责任事故的责任者,根据责任情况给予经 济处理。发生重大设备责任事故对单位负责人、分管设备矿 长、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如下处理:单位负责人赔偿10%的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