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14-5-23 沛县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2014-5-23 沛县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2014-5-23 分析与判断 定位与战略 汇报提纲及主要内容 本次战略研究重点解决五大问题: 1、区域格局与城市定位 2、县域产业发展战略 3、县域城乡空间布局和综合统筹 4、区域交通变化对城市功能和空间的影响 5、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设与实施路径 发展条件 规划与对策 区域态势 产业竞争 空间发展 定位与目标 产业与路径 旅游与人文 县域空间战略 县城空间战略 交通策略 产业布局 城镇体系 拓展方向 功能结构 生态城市 2014-5-23 第一部分分析与判断 1. 发展条件2. 区域态势3. 产业竞争4. 空间分析 2014-5-23 发展条件 2014-5-23 1.1发展历程 置县已经2200多年的古县。 沛地古称“沛泽”。相传唐尧时,名士许由拒不接受尧让予他的帝位,隐居于沛。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齐、楚、魏三国联合灭宋,楚得沛地以为县。 随着朝代的兴替,沛县隶属不一, ,沛县之名始终未易,是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县。 行政隶属多有变更,以南向联系和跨微山湖东向联系为主。 先后属豫州沛郡(西汉)、沛国(东汉)、汝阴郡(魏)、彭城郡(北齐)、徐州(隋唐五代宋和明清)、济州(元),明代的沛县包括今县境大部和今山东省微山县。 1.1发展历程 结论:未来沛县港(大屯丰乐港)在长三角内河航运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定位:为沛县工业园及周边地区的煤炭、矿建材料、农副产品、工业产成品运输服务。 腹地:运河江苏沿线和长三角地区 一、发展条件 2014-5-23 1.发展条件 汉文化胜地。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 沛县既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发迹地,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国内外知名度较高。 境内名胜古迹除歌风台、泗水亭、吕布射戟台等一批著名景点外,还有汉高祖原庙、沛宫等18处名胜景点正逐步修复;包括汉城公园、汉街、高祖原庙、歌风台的汉文化景区已经建成使用,每年迎来国内外游客十余万。 多种文化汇聚 沛县又地处徐州至曲阜、泰安旅游线的中点,受到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 。 1.2历史人文 2014-5-23 1.发展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 境内煤炭资源储藏丰富,为全国重要煤炭基地——枣徐淮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总储量约为23亿吨,储量占徐州煤炭总储量的50%以上,年产原煤1000万吨,可开采100年。 生态农业生产环境。 暖温半湿润气候,光热资源优越,境内地平土沃,加之水利建设基本配套。具有农、林、牧、渔与特色农产品全面发展的生态农业生产环境。 生态环境良好。 微山湖景色秀丽,百里荷花闻名遐尔。大沙河流水清澈,两岸有大片果园和蔬菜基地,发展观光农业条件优越。 历史人文资源丰富 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书画之乡、唢呐之乡、古筝之乡。 1.3资源条件 2014-5-23 1.发展条件 偏离轴线,相对封闭。 沛县所处的丰沛地区位于徐州西北隅,偏离陇海铁路、霍连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等区域经济发展轴线,东、北、西南受到省界的“屏蔽”,主要经济联系为东南方向与徐州的联系,处于相对封闭的“盲肠”位置。 背离徐州发展主导方向 徐州城市主要向东南和向东方向为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沛县处于背离不利方向。 区域交通逐步改善。 徐济高速建成通车,强化鲁南经济带和东陇海线联系。区域节点地位有所改善。 1.4交通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