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以M公司为例的半导体设计研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让此类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实现从“价值的规划”到“价值的创造”,也可让其他行业得到相关启示,逐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战略性预算;价值增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1.1研究背景全面预算管理在发达国家企业的的实施与运用己有很显著的效果,它不仅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起着一定作用,也是作为一种管理的有效控制手段。显然企业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对于预算编制水平的高低的检验以及实施成果的最终体现。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顺利持续进行和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而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充分整合企业内部的一切资源,包括财力、人力、信息和管理等,才能去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挑战,使企业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战略目标的实施是由全面预算进行监控,是否能最终实现企业的整体的战略规划及目标,我们就必须对企业的各项收入、成本费用,甚至利润来进行预算管理的规划和控制。从该角度分析可以看出,预算就是依靠货币数字化提供的控制和约束的方式去逐步实现企业整体的战略规划及目标。因此它是在综合考虑了企业战略的规划与企业资源的分配及市场竞争状况等内外部因素的,通过过程控制实施予以实现目标的一种管理系统。
从20世纪20年代初幵始,全面预算管理首先应用于美国的一些大型企业,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现在已经逐步成为大型工商业企业的一种标准化作业程序。且它 .的作用也已经从简单的作为计划协调生产的一种工具而逐步演变为能在企业总体战略规划及目标指导下形成具备多种职能的管理系统的规划和控制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系统化、综合的规划管理控制活动之一,基本上始终能贯穿于企业在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其主要特征就是全面涉及、全员参与、全额控制。而往往的现状却是很多企业过多的关注短期经营成果,忽略了预算与企业长期战略规划及目标的联系,造成企业的发展缺乏一定战略性的规划。因此,将战略管理的思维模式如何有效融入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控制环节,就显得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