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请您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些机器的制造厂商除了随机附送操作手册以外还经常送故障排除一览表。 你认为机器制造商是如何考虑的 2. 维修标准工时 待命不算工作 作为维修人员大部分时间在等待因为机器没有故障他无事可做。这种等待算不算工作待命不算工作。机器没有故障的时候维修人员可以做二级保养就不要在那里待命了。 【案例】 维修人员的全方位性 某纺织厂原有维修人员30余人筛选以后只留下7个人这7个人分白班和夜班轮流值班。有时晚上机器出现故障要到白天才能修因为晚上值班的是学机械的而出故障的机器是电机他修不了。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严重影响了生产。 后来这个公司招聘新人进来以后都要先让他自学3个月原来是学机械的学电机原来是学电机的学机械。这样维修人员变成了全方位维修人员无论是电机还是其他设备出了毛病都可以通过这些人来及时解决。 异常须列管改善 定了标准工时以后有的时候却做不到。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维修人员的能力不够或者努力不够。如果能力努力都够工时却超过了标准这就是异常需要列管需要改善最后再纳入标准。 返回目录 - 8 - 维修须考核能力及绩效 维修人员的绩效和能力是要考核的。考核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1. 维修日报表 维修人员必须每日提供维修日报表。 2. 核算效率 根据维修人员的日报核算他的效率。看看他有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如果没有需要说明原因若说不出来不是能力不好就是努力不够。长期如此一个维修人员的真正能力就可以很清楚能力差的就要换掉绝对不能让他滥竽充数。 3. 定期技能测试 定期进行技能测试很容易操作。找一个机器故障让维修人员当场来修。第一看他能不能修好第二看他多长时间修好符不符合标准。如果两条都符合表明能力和努力能够。既然他能修得好、做得好那么日后如果做不到就是能力和努力有问题。 4. 机台故障一定是三级保养不到位 机台出现故障一定是三级保养不到位如果不是保养的问题就是操作不当造成的那么操作者的主管没有把这个人训练好是有责任的。 返回目录 “一师带六徒”益处多 1. “一师带六徒”可推广运用于任何专业 一师带六徒可以用在任何专业、任何专业岗位包括研发、维修、营销、管理等等。 2. 免除技术专业人才难求、难管、难留之困扰 一师带六徒不只是解决人才难找、难管、难留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模式推广下去以后很多不按照规范行事的习惯都改掉了。 3. 推而广之绩效更高 推而广之一师带六助师每助师带六徒可做四十三个师傅的工作甚至因分工合作及有效管理避免老大绩效更高。 很多岗位工作专业工作的工作量大概只有5需要一般专业的占15不需要专业的占80。5的部分由真正的师傅负责15的部分由助理负责剩下的80由徒弟负责。 - 9 - 按这个模式做下去企业就没有找人的困难了可以进新人。让他们从徒弟做起然后层级渐进。个人能力够的让他当师傅否则就让他一直当徒弟或助理师傅。 返回目录 不可抗力因素的迷失与矫正 1. 不可抗力的迷失 不可抗力经常成为各个单位推托责任的借口。 台风、地震、洪水是天灾、人祸 认为是天灾的人是坐以待毙型的想法认为是人祸的人是不求甚解的想法。 台风、地震、洪水既不是天灾也不是人祸而是自然现象。之所以会造成天灾一样的是由于防范不周。天灾一定是人祸造成的人祸一定是自甘堕落造成的。做好预防工作自然现象来了就不会有损失天灾也就不会形成。 机台老旧、新手、操作失误、停电6767是不可抗力 很多主管经常以机台老旧、新手、操作失误、停电等原因来为自己开脱认为这是不可抗力没有办法。但是机台老旧、新手、操作失误、停电等并不是不可抗力。做好预防工作这些都是可以预防 机台故障不可预知、不能预防 机台故障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方法就是及时做好检查工作。 做好预防检查工作可以用一级点检表。如果他没有确实检查而伪造记录造成故障损失叫做故违。故违造成的损失是可以通过法律索取赔偿的所以给责任人一个压力让他如实做好检查。 2. 不可抗力因素的矫正 很多的不可抗力的因素严格来讲就是心态的问题。尤其是当主管不太懂管理的时候就容易受其影响随声附和最好只好自甘损失。 落实贯彻三级保养 只要三级保养能够落实贯彻机台绝对不会出现故障。如果再出故障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那样的话操作者主管要负责任。这两点因素排除了绝对不会出故障。 与绩效挂钩 机器故障跟绩效挂钩这个绩效挂钩不是只跟维修单位的绩效挂钩连生产单位的绩效一同挂钩。 - 10 - 【案例】 绩效挂钩 有一家公司的机器出了故障员工都很高兴因为故障对他们的利益没有影响他们可以趁机休息一会了。后来公司实行了机器故障与维修人员、生产人员的效益挂钩。一旦机器坏了生产人员和维修人员一样都是要受到惩罚。所以一出现故障工人都很着急马上去找人来修理。 可见机器故障与维修人员、生产人员的效益挂钩很有必要的。 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强调的是无法确定是谁造成故障的人的时候相关人员就有找出这个人的责任否则他就要对这个机器故障的损失负责。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那个帮他负责任的人就由他自己负责这就是举证责任。 返回目录 全面预知管理TPM的趋势 1. TPMTotal Predictable Management 最近十几年来的一个新的趋势——TPM早期叫做全面预防保养后来改成全面生产维护再后来改成全面生产管理。但是后来发现全面生产管理也不够了因为它做到最后还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2. 故障损失不计甚至不能接受 有很多企业只要一出故障损失动辄千万甚至上亿企业不堪承受。所以后来TPM发展叫全面预知管理就是任何故障征兆一定要事先知道然后加以排除绝不允许出现任何故障。有些行业必须这么做像钢铁业、化工业、金元业、硅片业、LCD面板业等这些行业一有故障损失都是很严重的。所以它们必须推动全面预知管理。 3. 科技及工具进步已能自动侦测故障征兆 科技及工具进步已使自动侦测故障征兆成为可能。出现任何故障征兆相关的设备就会自动报警。这种报警系统的优点在于报警及时、检测成本低。 4. 没有不可抗力没有任何故障借口 当预防和检查工作做好以后就不存在不可抗力。一旦出现故障也不要找任何借口就是预防和检查工作没有做好。 5. 优势竞争的必然方向 - 11 - 全面预知管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尤其是故障损失非常严重的企业。这也是企业争取竞争优势的必然方向。 返回目录 维护的层别简化与有效管理 1. 广义的机台维护 广义的机台维护不但包括自己的机台也包括售出的机台或者其他的硬件和软件的维护。这样来看企业对维护要建立一套标准化作业、模块化作业甚至建立一套非常简化的作业。 简化的机台维护例如远端维护。由于现在设备数码程度越来越高有些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远端维护。一根电话线就可以解决问题免去了技术人员跑来跑去的麻烦。 2. 三层维护 维护分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占80不需要什么技术一般人经过指导都会做 第二层级占15需要简单的技术受过训练的人员基本能做 第三层级占5需要真正的技术有经验的人员才能做。 针对三个层级可以把80的维护交给操作者做把15的维护让企业的维修人员来做最后的5的维护送回总公司来做或者派专人去做。 【案例】 某网络公司的产品经常发生故障所以就要派人去修。公司有37个工程师仍不能满足维修要求。 后来发现这些工程师的92的故障集中于前10个故障这10个故障里有8个可以完全交回企业自己解决。后来公司就安排人员针对这些故障进行远程维护通过电话的方式教客户自己维护。这样减少了工作量的80以上。 另外还有一部分故障就是换换零件的小毛病驻地的销售人员经过培训就完全可以胜任。只有3是心脏部位的故障需要寄回总部修。 从此这个公司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维修工程师了只留三个在总公司。公司的费用也大幅度降低。 可见根据维护层安排维护方式对于公司降低成本有很大意义。 3. 设机台的履历表 企业的机台首先要设立一个履历表。相关人员可以方便地知道它的故障情况、保养情况、零件更换、根 - 12 - 据寿命更换的情况、定期保养的记录等。也可以知道这台机台有没有正常使用它的寿命和它的使用性能有没有符合当时厂商承诺的标准。如果不符合那就要求厂商改进甚至赔偿。有这样的履历表就可以提出合理的、合法的要求。 4. 故障工时与损失统计及追踪改善 对于故障的工时应该做一个统计。然后对于故障的项目要列观、改善。发生故障只有两个情况一个是保养不当一个是操作错误。保养不当谁该负责、操作错误谁该负责都要去追踪改善绝不是任其恶化。 5. 维护人员绩效考核 故障工时与损失统计及追踪改善工作做好以后企业可以把这些数据纳入维护人员的绩效考核。不只是考核绩效也考核他能力够不够。 返回目录 预防维护管理的经验与结论 1. 机器无新旧只有保养好坏 机器无新旧之分只有保养好坏之别。因为机器的零件坏了以后是可以更换新零件的所以即使很旧的机器在换了新零件以后和新的机器在性能上没有差别。但是保养则不同保养得好机器的性能稳定就不容易出故障。而保养得不好机器就容易出故障。所以说机器无新旧之分只有保养得好坏。 2. 运用专家系统 一个完全不会维修的人可以依靠专家系统把机器修复。专家系统是无数人、无数年的经验积累经过整理形成的。一个非专家通过系统可以做95的专家能做的事专家不必担心会被这个系统取代因为专家有5的技术这个系统是没有的。 人们希望在技术专业的工作上能够整理出专家系统。然后让非专家能够通过专家系统去处理专家才能做的事。 3. 外修的惊人改善实例 除了远端修护以外现在有的企业研发一种机器它可以做远端遥控。这个机台的运转经由卫星通讯是可以感应的。远端监控机器可以随时通过感应矫正它的设定系数让它永远保持在最佳状态让它根本不会出现故障。一有故障征兆就可以直接在远端遥控修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