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由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2003年8月8日首次发布,2005年3月第1次修订,2007年2月第2次修订,2009年2月第3次修订,2011年第4次修订。
本标准从发布之日起部分代替Q/YHCX·JS0101-2007
本标准起草单位:楚星磷复肥事业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艾之国、李运波、黄煜
本标准修订单位:楚星磷复肥事业部、楚星生产部、楚星设备动力部、楚星安监部、楚星电控部
本标准修订人:刘刚、郑春来、王文涛、杜波
参与本标准审核单位:集团生产服务部、集团科学技术部、楚星生产部、楚星综合办、楚星设备动力部、楚星安监部、楚星电控部
参与本标准审核人:宋爱华、李林全、刘生会、赵文庆、曹红军、严东宁等
本标准审批人:杨晓勤
前言
一、生产管理思想
1、董事长指出:生产管理要从搞生产逐步过渡到如今的管生产,要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从而形成“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的管理思维。
2、生产管理四性:艰巨性、复杂性、连续性、长期性。
3、生产管理方针:
生产系统方针:管生产就是管工艺指标。
设备系统管理方针:控制入口,维护保养,计划检修,规范行为。
安全管理方针:辩识危害,规范行为,消除隐患,四不放过。
4、专业思想
4.1百分百理论
将影响某个标杆的所有因素百分百控制合格,那么这个标杆就能合格。
4.2总量控制法
管理生产,先给系统建立总体物料、热量等平衡标杆,依据标杆总量,查找生产过程中不平衡的点,逐个解决,实现总量平衡。
4.3微量管理
化工生产中主要反应物料经过净化处理后仍含有很多看似不起眼,容易被忽略的微量物质,这些微量物质控制不好往往会对我们的生产造成非常严重后果,我们将这些微量当作重点来管理,尽可能降低微量物质含量。
4.4间歇生产连续化,连续生产稳定化,稳定生产标准化。
间歇生产连续化:打断停车随意性,有计划性的进行停车,减少突发性事故。
连续生产稳定化:严格控制工艺指标,稳定生产负荷,不擅自改变工艺条件及工艺状况,不频繁加减量,使生产持续稳定运行。
稳定生产标准化:生产稳定同时,出台相应标准、规程进行固化。
二、本岗位工艺设计思想
本装置是采用山东红日开发的氯化钾低温转化反应,料浆法喷浆造粒技术,整个工艺过程可概括为二步,一是将氯化钾低温转化为硫酸氢钾,并制成混酸,二是含硫酸氢钾、磷酸等的混酸经氨中和、造粒、干燥、冷却后制得成品粒状硫基NPK复合肥。
目录
第一章岗位任务 1
1.吸收岗位 1
1.1吸收岗位任务 1
1.2吸收岗位概念 1
1.3吸收岗位职责 1
1.4吸收岗位巡检概念化 1
2.转化岗位 1
3.中和岗位 1
4.造粒岗位 2
5.尾洗岗位 2
6.空压岗位 2
7.包装岗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