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光纤的材料及制造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电话通讯的日益普及,大大地刺激人们对信息交换的需求。正是光纤、激光器、系统设备、计算机、互联网共同构筑的通信平台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当然,光纤在这个信息时代也成了一种比较理想的通信材料。通信用光纤大多数是由石英玻璃材料组成的,光纤的制造要经历光纤预制棒制备、光纤拉丝等具体的工艺步骤。最常使用的工艺是两步法:第一步采用四种气相沉积工艺,即:外气相沉积(Outside Vapour Deposition-OVD)、轴向气相沉积(Vapour Axial Deposition-VAD)、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Modified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MCVD)、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PCVD)中的任一工艺来生产光纤预制棒的芯棒;第二步是在气相沉积获得的芯棒上施加外包层制成大光纤预制棒。值得强调的是,光纤预制棒的光学特性主要取决于芯棒的制造技术,光纤预制棒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外包技
术。
第二节光纤的特性
光纤通信系统发展初期,由于技术不成熟,那时的光纤通信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低、传输容量小等等。当今,光纤制造技术日趋完善,再加上器件和系统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光纤品种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网络业务呈指数式增长势态,使得光纤网带宽每6-9月就可翻一番。 目前主要是靠开发新光纤、新器件、新系统来实现高速率、大容量、远距离光纤通信。 同时光纤的性能研究也由最初的衰减、色散转向非线性效应、偏振模色散、色散斜率、色散绝对值大校
1、体积孝重量轻
光纤很细,单模光纤芯线直径一般为4—10μm,连同包层也只有125μm。具有4-48根芯线组成的光缆,其直径还不到13mm。同时光纤材料为石英,其比重小,故重量校
2、容量大、速度快
光纤具有极宽的带宽,单模光纤的带宽可达10GHz以上。使用光纤作传导媒介的光通信的容量比电通信的容量大成千上万倍。
3、抗干扰、耐辐射、保密性好
光纤线路不受电磁干扰和原子辐射,同时不向外漏泄,不辐射电磁波,所以就有保密性好,很难被截获破译。
4、温度适应性强
光纤可以适应高温和低温情况,高温可达150-200摄氏度,低温为-65摄氏度。
5、衰减低、损耗孝方向性好
使用光纤传输信息,由于采用颜色很纯的激光,该光能量高度集中,方向性好,他能沿单一方向传播,色散角很小,一束光在10米内不发生色散。同时,光纤有极低的衰减率,单模光纤为0.2dB/km。
6、抗拉、抗压力强
光纤和光缆都是采用特殊的塑料等包敷材料和特殊工艺制造的。它的抗压力基本和铁差不多,比铜材料的抗拉力好得多,一般可以承受60公斤的拉力。
7、多功能传输
光纤通信不仅能够传输电话,而且可以同时传输视频信息、同步数据、传真、图像等各种数字化信息。
8、资源丰富、成本低
光纤的原料是石英玻璃,即二氧化硅,它占矿产资源的百分之十四。一公斤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可以拉制成100至上万公里的光纤,所以成本很低。
第三节光纤的应用
选用光纤时,应就其承担的业务综合考虑其传输容量、传输距离、系统传输质量要求等因素,力求选用的光纤能考虑到近期的业务量,同时要兼顾业务中、远期发展,还要能获得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为此,我们有必要在充分了解各种光纤特点和性能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的传输特点对所用的光纤能做出合理的选择。1.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芯径大,便于接续;但其衰减系数大,带宽小,故目前多模光纤只适用于短距离、小用量的数据和模拟光信息传输。
2.单模光纤
(1)G.652光纤。G.652光纤特点是零色散波长在1.31μm,故其被称为常规单模光纤或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G.652光纤在1.31μm处衰减系数为0.35dB/km左右,在1.55μm处衰减系数为0.20dB/km左右,但1.55μm处的色散系数大约17-20ps/km.nm,从而限制了其在工作波长为1550nm系统中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
(2)G.653光纤。G.653光纤特点是零色散波长由G.652光纤的1.31μm位移到1.55μm制得的光纤,故其称为色散位移光纤。G.653光纤同时实现了1.55μm窗口的低衰减系数和小色散系数。但是当其用于带有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波分复用系统中时,由于光纤芯中的光功率密度过大产生了非线性效应,限制了G.653光纤在单信道速率10Gbit/s以上波分复用或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应用。
(3)G.654光纤。这种光纤称为截止波长移位的单模光纤,它的设计重点是如何降低1550nm波长处的衰减,其零色散点仍位于1310nm波长处,而在1550nm波长的色散值仍然较高。它主要应用于需要很长再生段距离的海底光纤通信。
(4)G.655光纤。G.655光纤特点是在1.530~1.565μm波长区为非零色散,故其称为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光纤解决了G.653光纤在单信道速率10Gbit/s以上波分复用中出现的非线性效应,特别是四波混频,所以其在10Gbit/s以上波分复用或密集波分复用的高速率、大容量、远距离光纤传输系统中得到极为广泛地应用。
当今,消费者选用光纤主要是依据光纤的光传输性能(如衰减、色散、偏振模色散、非线性效应)、系统单信道速率、传输距离,是否采用波分复用或密集波分复用或稀疏波分复用等因素综合考虑。
第四节:光缆的介绍一、光缆的结构: 为了构成实用的传输线路,需要将光纤制成光缆。其结构大体上可分为缆芯、加强件和护层三部份组成。缆芯是主体,由光纤芯线组成,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光纤;加强芯通常为钢丝或金属纤维组成;护层通常有内护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和外护层(铝护套、钢带铠装和聚乙烯等)两种组成。二、光缆的分类1、根据缆芯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紧结构和松结构光缆。2、从使用场合和敷设方式上分,可分为长途光缆(直埋、管道、架空、水底光缆)、海底光缆、用户光缆、局内光缆以及根据特殊使用环境条件而制造的专用光缆,如野战光缆等。3、从光缆结构上分,可分为层绞式光缆(大部份属紧套光缆)、集中单位式光缆、骨架式光缆、带状光缆以及大束管式(中心管式)光缆等。根据我们目前所维护的线路情况、主要介绍目前维护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光缆:(1)、集中单位式光缆:该光缆是目前维护最多的一种光缆,它是将几芯或十几芯的缆芯为一个单位组成一管,然后按顺序排列组合成缆,中间为加强芯。(2)、大束管式光缆:该光缆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光缆,它相当于把松套管扩大为整个缆芯,成为一个大管,将光纤集中放在其中,置于光缆的中心位置,改善了光纤的活动空间。加强元件也相应地由缆芯中央移到外部的护层两侧中,同时将抗拉功能与护套功能结合起来,达到一材两用的设计目地。光纤束中的光纤采用颜色的扎带捆扎成束,一个中心管可以放置多个纤束,总的光纤数可达近一百多根。三、对光缆的基本要求1、光缆芯数系列:依照应用场合、业务量需要和扩容需要光缆芯系列通常为4芯、6芯、8芯等按偶数递增,直至一、两百芯不等。2、光缆的机械性能:光缆应能经受拉伸、冲击、反复弯曲、扭转、钩挂、卷绕等检验。3、光缆的防护性能:光缆应具备防潮、防水、防火等性能。此外,还应根据使用条件及安装环境具备防白蚁、鼠、昆虫侵袭,以及防腐、防雷等性能。四、光缆端别及光缆芯线色谱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