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硕士毕业论文《我国权证创设制度特点与后果实证分析》(61页).rar
摘要
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和股权分置改革中重要的对价支付方式,权证重新出现
在我国资本市场。2005年8月22日,第一只股改权证—宝钢认沽权证(宝钢JTB1,
SH580000)在上证所开始挂牌交易。权证一上市就遭到市场的炒作,投机气氛十
分浓厚。
为抑制市场的投机行为,管理层推出权证创设制度,即通过增加供给量来降
低权证的溢价率,使市场回归理性。2005年11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
于证券公司创设武钢权证有关事项的通知",就权证"创设主体、使用代码、担
保物、创设额度、行权顺序、注销"等问题做出规定,从而首开国内证券市场权
证创设先河。我国的权证创设制度明显带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任务目标,是国内
市场发行衍生权证的实验品。
本文通过将其与其他权证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相比,找出权证创设制度所具
有的特点,来探讨该制度是否确实给创新类券商提供了获取高额收益的特权通道,
是否损害了所有的权证持有人的利益这些问题,并从实证的角度尝试就创设人的
创设行为对权证价格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进行问题描述,对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进行介绍;
第二章介绍权证的基本理论和关于创设制度的文献综述;第三章介绍我国权证创
设制度的内容,并分别就创设主体、创设条款、标的资格、担保制度、流通量提
供制度和注销制度等方面与香港联合交易所、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衍生权证发
行制度进行比较;第四章分别就创设制度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五章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两个实证假设并对其进行检验;第六章是全文总结,并对权
证创设制度的改进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字:权证创设,制度比较,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