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MBA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业务集中处理运营模式研究》(56页).rar
1
中文摘要
集中化标准作业是国外银行近五年最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商业
银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一直在进行着集中的探索。商
业银行业务集中处理运营模式是指建立垂直的业务管理体系,建
立后台集中作业中心,实现电子流业务、风险性业务和非实时性
交易的集中处理;实现金库、自助设备、重要物品区域集中管理,
确保核算信息真实、完整、可靠。集中运营模式的实现需要实行
事业部制,对业务按照产品线实行垂直管理;在客户的管理上摒
弃帐号管理方式,以客户号为单位整合客户的信息,将商业银行
的前后台业务分离,后台业务按照统一的操作标准集中处理。
本文以兴业银行为例,分析了集中运营模式和传统的分散运营模
式的优劣。在分散运营的模式下,基层网点和分支机构部门设置
齐全,职能范围较广,除了银行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和后台操作,
还承担了较多的调查、统计、分析等管理职能。在客户管理上以
客户帐户为管理单元,客户信息较为分散,数据归纳后的逻辑性
较差,可用性不高。银行的资源分散、成本较高,向客户提供可
以提供的产品而不是客户需要的产品,不能满足以"客户为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风险防范偏重事后检查,而不是事
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为主,风险控制形势严峻。而集中运营模式可
以节约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集中控制风险、提升服务品质,
符合现代化银行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
在业务部门负责制下分散运营,虽然现在已经启动了"集中"的
科技工程,并在某些业务线如:信用卡业务等进行了尝试。然而
技术手段的改进并不是最终目的,部分业务的试点也只是业务集
中处理运营模式建立的开始。在集中化的进程中,涉及到银行的
各个方面,需要转变经营管理思路,调整组织机构,规范业务流
程,统一操作标准,改造生产系统,依靠技术进步减少操作中的
人工干预,将风险防范的机控与人控结合起来,提高我国商业银
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当然,运营模式的变化,势必会造成较大的
"震动",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改
革。在利用科技进步集中现有银行数据的基础上,分业务线或客
户类型逐步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流程再造。本文希望通过对
业务集中处理运营模式的探讨和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壮
大的过程中寻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运营模式提供借鉴。
中文关键词:集中商业银行运营业务处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