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财税论文 > 财税审计论文 > 自由现金流、机构投资者与过度投资——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冯晨星_MBA毕业论文62页PDF

自由现金流、机构投资者与过度投资——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冯晨星_MBA毕业论文62页PDF

资料大小:1249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62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8/13(发布于上海)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自由现金流、机构投资者与过度投资——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冯晨星_MBA毕业论文62页PDF”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中图分类号:密级:公开
学科分类号:论文编号:172108051
硕士学位论文
自由现金流、机构投资者与过度投资
——基于沪深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作者姓名:冯晨星
学科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邵春燕
培养学院:会计学院
二〇二〇年六月八日
Free Cash Flow,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Over-investment——Empirical Data
from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Feng Chenxing
Supervisor:Shao Chunyan
School of Accountanc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密级:公开
学科分类号:论文编号:172108051
硕士学位论文
自由现金流、机构投资者与过度投资
——基于沪深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作者姓名:冯晨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邵春燕职称:副教授
学科专业:财务管理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学习时间:自2017年9月1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止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学位授予日期:2020年6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财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冯晨星日期:2020年6月8日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同意山东财经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
电子版),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冯晨星日期:2020年6月8日
指导教师签名:邵春燕日期:2020年6月8日
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经历了长期快速的发展,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
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委托代理问题不可避免。而如今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使
企业管理者认为拥有剩余的现金流,才有应对的保障。但充裕的现金流为股东和管理
层之间的利益背离做了助推器,对过度投资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探究过多的自由现
金流造成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机制十分必要。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是从股权性质、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和高管持股等角度考察它们是否能改善自由现金流对过度投资
的影响。近年来,再观察我国的证券市场,个人投资向机构化投资的趋势逐渐明显,
如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出台一些政策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使其能够参与公司治理,
并推动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可见,机构投资者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维度,很可能对
自由现金流造成的过度投资发挥抑制作用。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机构投资
者纳入股权结构的研究范围,探究机构投资者对自由现金流造成的过度投资的影响,
以进一步深化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研究。
基于以上背景,在对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以及机构投资者的相关文
献进行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研究自由现金流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其次对机
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进行研究,进而检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是否对自由现金流造
成的过度投资影响不同,以引起上市公司对抑制自由现金流造成过度投资机制的思
考。选取2009-2018年我国沪深A 股存在过度投资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假设
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实证论证,得到如下结论:(1)基于委
托代理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和成本效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中自由现金流越多,就越
有可能导致过度投资;(2)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削弱自由现金流对过度投资产生的
加剧作用。其中,独立型机构投资者的削弱作用更显著;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对其不
能发挥抑制作用;(3)独立型机构投资者中的基金、QFII 和社保机构投资者都能对
自由现金流造成的过度投资发挥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基金型机构投资者对自由现
金流造成的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最强。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1)选取公司治理体系中的机构投资者,为研究自由现金
流框架下投资异化行为的外部治理因素提供新的思路;(2)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切
入,深入分析在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下,自由现金流造成的过度投资的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