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数控卧式车床的维护和保养
一、数控卧式车床的整体布局
二、主轴部件相关
三、刀塔部件相关
四、进给轴相关
五、尾架部件相关
六、其他部件重点维护保养
一、数控卧式车床的整体布局
床身部件 床鞍部件 刀架部件
主轴箱部
件
X轴运动 液压部件
Z轴运动
马达装置 纵向驱动
部件 部件
尾架部件
二、主轴部件相关
2.1 主轴箱外形及内部结构
主轴箱部件-单轴
主轴箱部件-多轴
编码器 NSK轴承 三列角接触球轴承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2.2主轴部件常见故障:
1、主轴部件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部件
o 回转精度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o 功率与回转速度影响加工效率
o 自动变速、准停和换刀等影响机床的自动化程序
2、常见故障
o 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
– 机床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
– 安装不牢固、安装精度低或有变化
o 切削振动大
– 主轴箱和床身连接螺丝钉松动
– 轴承预紧力不够、游隙过大
– 轴承预紧螺母松动,使主轴窜动
– 轴承拉毛或损坏
– 主轴与箱体超差
– 其他因素
– 如果是车床则可能是转塔刀架运动部件松动或压力不够而未卡紧
o 主轴箱噪声大
– 主轴部件动平衡不好
– 齿轮啮合间隙不均匀或严重损伤
– 轴承损坏或传动轴弯曲
– 传动带长度不一或过松
– 齿轮精度差
– 润滑不良
o 齿轮和轴承损坏
– 变挡压力过大,齿轮受冲击产生破损
– 变档机构损坏或固定销脱落
– 轴承预紧力过大或无润滑
o 主轴不转动
– 主轴转动指令是否输出
– 保护开关没有压合或失灵
– 卡盘未夹紧工件
– 变挡复合开关损坏
– 变档电磁阀体内泄漏
o 主轴发热
– 主轴轴承预紧力过大
– 轴承研伤或损坏
– 润滑油脏或有杂质
2.3主轴维修相关
2.3.1 主轴备件更换 内部结构
编码器同步带
编码器皮带
2.3.2 主轴润滑
主轴润滑采用脂润滑,一次定量填充,终生使用。
2.3.3 主轴部件维护要求
o 主传动链的维护
– 熟悉主传动链的结构、性能和主轴调整方法
– 对于带传动的主传动,定期调整带的松紧,防止打滑造成的丢转
– 检查主轴箱温度,检查主轴润滑恒温箱,防杂质,每年更换一次润滑油,并清洗过
滤器
2.4 油缸卡盘安装及拆卸
拆解原因:
1.更换卡盘
2.卡盘或油缸损坏(撞机、油缸老化) 1
出现工件无法完全卡紧
3.选项改造(气检装置)卡盘(中空)拆卸示意图
2.4.1 卡盘日常维护保养
卡盘每天添加润滑脂
油缸(中空)保养
定期清理油缸后部切屑、油污
三、刀架部件相关
电动刀架 动力刀架
伺服刀架
液压刀架
o 检查刀架固定螺丝是否有松动
刀架固定螺钉
调整垫
3.1 刀架故障及维护保养
o 转塔刀架没有抬起动作
– 控制系统是否有T指令输出信号
– 抬起电磁铁断线或抬起阀杆卡死
– 压力不够
– 抬起液压缸研损或密封损坏
– 与转塔抬起联接的机械部分研损
o 转塔转位速度缓慢或不转位
– 是否有转位信号输出
– 转位电磁阀断线或阀杆卡死
– 压力不够
– 转位速度节流阀是否卡死
– 凸轮轴压盖过紧
– 抬起液压缸体与转塔平面产生摩擦、研
损
– 安装附具不配套
o 转塔转位时碰牙
– 抬起速度或抬起延时时间短
o 转塔不正位
– 转位盘上的撞块与选位开关松动,使转塔到位时传输信号超期或滞后
– 上下联接盘与中心轴花键间隙过大产生位移偏差大,落下时易碰牙顶,引起不
到位
– 转位凸轮与转位盘间隙过大
– 凸轮在轴上窜动
– 转位凸轮轴的轴向预紧力过大或有机械干涉
o 转塔转位不停
– 两计数开关不同时计数或复置开关损坏
– 转塔上的24V电源断线
o 转塔刀重复定位精度差
– 液压夹紧力不足
– 上下牙盘受冲击,定位松动
– 上下牙盘间有污物或滚针脱落在牙盘中间
– 转塔落下夹紧时有机械干涉(如夹铁屑)
– 夹紧液压缸拉毛或研损
– 转塔座落在二层滑板之上,由于压板和楔铁配合不牢产生运动偏大
四、进给轴相关
床鞍部件
床鞍 滑座 丝杠专用轴承-NSK 联轴器 伺服电机
轴承支座 丝杠螺母副 轴承支座
伺服电机 联轴器 丝杠专用轴承
轴承座 丝杠螺母副 轴承座
4.1 进给传动系统部件的调整
o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布置形式
– 水平布置和垂直布置
o 水平布置时和普通机床布置形式相同,大多采用滚珠丝杠取代滑
动丝杠。布置形式有:
o 一端装推力轴承
o 两端装推力轴承
o 一端装推力轴承、另一端装深沟球轴承
o 两端装推力轴承及深沟球轴承
– 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结构布置的不同之处:
o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链首端件是伺服电动机
o 传动机构大多采用滚珠丝杠取代滑动丝杠
o 垂直布置的进给传动系统结构中,设置有制动装置
4.2 进给传动系统伺服电动机的形式及安装
o 伺服电动机的主要类型及结构
– 直流伺服电动机
o 小惯量直流电动机
– 转动惯量小
– 机电时间常数小
– 低速平稳,无爬行现象,换向性能好
o 宽调速直流伺服电动机
– 又叫大惯量直流电动机,调速范围宽,可直接驱动滚珠丝杠
,减少了传动损失及传动误差,提高了传动精度
– 低速性能好,转矩大,可和机床丝杠直接连接
– 转子惯量大
– 过载性能好
– 用永久磁铁作为磁极,提高了电机效率,在重切削过载情况
下,加减速特性好
o 缺点:尺寸较大,容量和使用环境受限,电刷和整流子要经常维修
– 交流伺服电机
– 步进电动机:输出角位移与输入脉冲数量成正比,转子速度与输
入脉冲频率成正比
o 伺服电动机与丝杠的联接
– 直联式
– 齿轮减速式
– 同步带式
o 进给传动系统减速齿轮间隙的调整(了解)
–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间隙的消除
o 偏心套调整法
o 轴向垫片调整法
o 双薄片齿轮错齿调整法
–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间隙的消除
o 垫片调整法
o 轴向压簧调整法
– 锥齿轮传动间隙的消除
o 轴向压簧调整法
o 周向弹簧调整法
– 齿轮齿条传动间隙的消除
o 双薄片齿轮错齿调整法
o 预紧装置
4.3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结构及间隙调整
o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特点:
– 传动效率高
– 传动灵敏,不易产生爬行
– 随动精度和定位精度高
– 同步性好
– 传动具有可逆性
– 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 施加预紧后,可消除轴向间隙,反向时无空程,轴向运动精度和刚度高
o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结构形式
-- 外循环 、内循环
o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
– 垫片调整法
– 螺母调整法
– 齿差式调整法
o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预紧
– 预紧力计算公式:FV=1/3Fmax
4.4滚珠丝杠副常见故障
o 加工件粗糙度值高
– 导轨的润滑油不足,致使溜板爬行
– 滚珠丝杠有局部拉毛或研损
– 丝杠轴承损坏,运动不平稳
– 伺服电动机未调整好,增益过大
o 反向误差大,加工精度不稳定
– 丝杠轴联轴器锥套松动
– 丝杠轴滑板配合压板过紧或过松
– 丝杠轴滑板配合楔铁过紧或过松
– 滚珠丝杠预紧力过紧或过松
– 滚珠丝杠螺母端面与结合面不垂直,结合过松
– 滚珠丝杠支座轴承预紧力过紧或过松
– 滚珠丝杠制造误差大或轴向窜动
– 润滑油不足或没有
– 其他机械干涉
o 滚珠丝杠在运转中转矩过大
– 二滑板配合压板过紧或研损
– 滚珠丝杠螺母反向器坏,滚珠丝杠卡死或轴端螺母预
紧力过大
– 丝杠研损
– 伺服电动机与滚珠丝杠联接不同轴
– 无润滑油
– 超程开关失灵造成机械故障
– 伺服电动机过热报警
o 丝杠螺母润滑不良
– 分油器是否分油
– 油管是否堵塞
o 滚珠丝杠副噪声
– 滚珠丝杠轴承压盖压合不良
– 滚珠丝杠润滑不良
– 滚珠破损
– 电动机与滚珠丝杠联轴器松动
o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维护
– 定期检查、调整丝杠螺母副的轴向间隙
– 检查丝杠支承与床身的连接是否松动
– 采用润滑脂润滑的滚珠丝杠,每一个半年清洗丝杠上的旧润滑脂,换上新的
润滑脂;用润滑油润滑的滚珠丝杠,每次机床工作前加油一次
– 丝杠防护装置一有损坏要及时更换
五、尾架部件相关
尾架部件
回转式顶尖结构 液压油缸
芯轴式顶尖结构
5.1 尾架常见故障
o 尾座顶不紧或不运动
– 压力不足
注油孔
– 液压缸活塞拉毛或研损
– 密封圈损坏
– 液压阀断线或卡死
– 套筒研损
六、其他部件重点维护保养
卡盘
液压站
对刀仪
润滑系统
中心架
马达装置部件
6. ? ?br>o 液压泵发热、油温过高
– 液压泵工作压力超载
– 吸油管和系统回油管距离太近
– 油箱油量不足
– 摩擦引起机械损失,泄漏引起容积损失
– 压力过高
o 系统及工作压力低,运动部件爬行
– 泄漏
6.2液压系统维护
– 定期对油箱内的油进行检查、过滤、更换
– 检查冷却器和加热器的工作性能,控制油温
– 定期检查更换密封件,防止液压系统泄漏
– 定期检查清洗或更换液压件、滤芯、定期检查清洗油箱和管路
– 严格执行日常点检制度,检查系统的泄漏、噪声、振动、压力、温
度等是否正常
6.3润滑系统
o 导轨润滑不良
– 分油器堵塞
– 油管破裂或渗漏
– 油路堵塞
o 滚珠丝杠润滑不良
– 分油管是否分油
– 油管是否堵塞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