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财税论文 > 金融机构论文 > 移动支付对家庭负债的影响_MBA硕士毕业论文66页PDF

移动支付对家庭负债的影响_MBA硕士毕业论文66页PDF

资料大小:247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66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8/13(发布于重庆)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移动支付对家庭负债的影响_MBA硕士毕业论文66页PDF”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学校代码:11482
密级: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 THESIS
论文题目移动支付对家庭负债的影响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分析
作者姓名崔影佳
专业数量经济学
所在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学院(浙江研究院)
指导教师马汴京教授
完成日期2024年6月
硕士学位论文
移动支付对家庭负债的影响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分析
2024年6月
MASTER THESIS
The Influence of Mobile Payment on
Household Debt:Empirical Studies
Using 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June 2024
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居民家庭的负债水平增长迅猛,其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亟需关注。
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居民部门债务与GDP 比重已高达63.5%。家庭部门过
高的杠杆不仅会造成家庭财务危机,给家庭带来巨大偿债压力,损害居民身心健
康,而且可能影响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在我国移动支付大规模使用以及信贷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移动支付
的使用是否会引起家庭负债的增加?移动支付通过哪些渠道影响家庭负债?进一
步地,移动支付对家庭负债的影响,在不同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财富量级、
城乡等不同类型家庭间是否存在差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相关部门更好
地优化移动支付及信贷监管政策,也有利于引导居民家庭合理化配置资产并优化
负债规模及结构,进而为去杠杆政策的准确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家庭债务的剧增与移动支付的使用有关。一方面,用户可凭借移动支付使用
所产生的信用积分获得蚂蚁借呗、微粒贷等提供的小额借贷服务。移动支付拓展
了家庭借贷渠道,促进了居民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消费,但可能导致家庭债务增多
并且加剧偿债压力,从而引发家庭债务危机。另一方面,区别于现金这种完全透
明的传统支付方式,移动支付等更低透明、更无形的支付方式给消费者带来的痛
感要低得多,从而可能会导致非预期消费并增加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损害消费者
的财务状况,甚至引发债务累积。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数据,选取家庭是否拥有负债和负债
规模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家庭是否开通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账
户作为解释变量,定量评估了移动支付与家庭负债的关系,分析其传导机制及在
不同群体间的影响差异。
本文研究发现,移动支付与家庭是否拥有负债和负债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对比于未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拥有负债可能性高5.8个百分
点。考虑到有负债的家庭占比31.9%,这是相当客观的。在存在家庭负债的样本中,
与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相比,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在负债规模上高出66.1%。异
质性分析表明,在中等财富、低收入、大专及以上高学历、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地
区家庭群体中,移动支付对负债行为的效应更大。就负债用途而言,除了医疗负
债,移动支付对住房负债、车辆负债、信用卡负债、教育负债和经营性负债均有
显著正向影响。
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保障研究本文研究发现的可靠性。首先是处理移动支付使
用的内生性问题。使用家庭是否持有智能手机和家庭是否网购作为工具变量进行
I
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处理内生性问题。然后,基于多种方式度量家庭负债并
且采用多种模型重新进行估计。具体地,使用家庭人均负债、资产负债比和债务
收入比衡量家庭负债;使用Probit 和Tobit 模型重新估计回归方程。最后,进行子
样本敏感性分析,剔除家庭总负债上下5%观测值和剔除持有住房贷款家庭观测值
后影响结果依然稳健。
本文还提出并且定量检验了移动支付作用于家庭负债的影响机制。一是移动
支付通过提高家庭来自银行、互联网平台和民间渠道的信贷可得性增加家庭负债。
二是移动支付通过增加居民的社会互动增加家庭负债。三是移动支付通过提高居
民金融素养水平增加家庭负债。四是移动支付通过通过刺激家庭的发展型和享受
型消费进而增加家庭负债,但对生存型消费无显著影响。
本文从政府监管、个人素养等方面提出缓解家庭债务负担的对策建议:(1)
规范互联网信贷平台健康发展;(2)提高家庭整体金融素养水平;(3)加强家
庭债务风险预警。
关键词:移动支付;家庭负债;信贷可得性;社会互动;金融素养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