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学校代码:11482
密级: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 THESIS
论文题目基于投入要素分解的中国商业银行
成本绩效研究
作者姓名张佳渝
专业金融
所在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
指导教师陈翔
完成日期2023年12月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投入要素分解的中国商业银行
成本绩效研究
2023年12月
MASTER THESIS
Research on Cost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Based
on Input Factor Decomposition
December 2023
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在国内外银行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极为复杂和不
确定的国内外环境。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下,实现银行内部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是中
国商业银行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企业,其绩效评价一
直备受关注。它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业务运营范围更
加广泛和全面。中国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成本过高和创新发展缓
慢等问题,而商业银行的成本管控能力又会影响银行的获利能力和竞争力。金融
业经历多次改革后,银行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银
行更加关注如何提高自身成本管控能力和经营效率。成本是利润的基石,如何利
用和管控成本便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因此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进
行成本绩效研究,不仅能反映其经营效率,还能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将着重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现在国内银行的成本绩效处在什
么水平?在投入要素分解视角下,哪些因素将影响银行的成本绩效水平?银行针
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该如何改正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讲,上述问题的解答
都应该以Grifell-Tatjé和Lovell(2015)提出的成本分解模型为基础。而现已有相
关研究主要着力于银行盈利绩效总体层面,因此,本文通过Grifell-Tatjé和Lovell
(2015)的成本分解模型和Balk(2018)的标准化价格对中国商业银行成本变化
进行研究,可以从微观层面为其如何加强成本管控、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和增
强市场竞争能力提供建议。这个模型还可以将成本绩效分解为各个投入要素的个
体成本贡献率,从而进一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成本绩效的驱动因素,以便各银行
管理者根据本文研究成果发现自身银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成本绩
效水平的提升。
基于上述研究方法,本文以中国68家商业银行在2013-2021年间的经营数据
为样本,测度中国银行业的成本绩效水平以及各个投入要素的成本变化及贡献度,
并分别从银行整体层面和三类商业银行组群层面去研究成本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以及分析主导成本变化的深层原因。基于此,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
银行业平均成本变化为正数,主要依赖于数量效应的增加。而数量效应的增加主
要取决于活动效应。基于投入要素分解视角下当前银行业成本增加主要是由于存
款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对固定资产而言,由于其贡献度较小,表明成本上升
的驱动力并非来源于此。(2)国有、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成本变化趋势不一
致。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整个研究期间的平均成本得到控制,而城市商业银
I
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行平均成本仍然增加。从时间序列角度来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成本累计
增长率指标持续小于零,而城市商业银行总体指标都是大于零。但是2015-2016
年三类商业银行的成本累计增长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即成本都得到一定改善。根
据组群层面的投入要素分解结果可知,国有商业银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是由于劳
动力成本实现了优化,股份制银行是由于存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存款和劳
动力是导致城市商业银行成本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本文以中国银行业为研究对象,在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后并得出结论,最
后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具体对策与建议:(1)强化资产负债成本管理,实现资产
负债高质量发展;(2)重视银行从业人才培养,建立有效激励制度和科学的薪资
体系;(3)提高银行研发部门的研究与创新能力,发挥数字技术支撑作用;(4)
政府部门实施差异化监管,加强银行业法制建设。
关键词:商业银行;成本分解模型;投入要素分解;成本绩效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