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学校代码:11482
密级: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 THESIS
论文题目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姓名李悦婷
专业数量经济学
所在学院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王正新
完成日期2024年6月
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
响研究
2024年6月
MASTER THESIS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June 2024
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
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为核心标志,而加快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其中一方面的举措就是深入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化
转型能够智能化和可视化企业实体经济的发展,推动生产力升级,从而提高全
要素生产力。然而,企业借助数字化转型进行发展时,不同企业间数字化能力
因为外部和内部原因存在差距,致使经营绩效取得不同的效果,形成数字鸿沟
现象。根据Accenture 在2022年所发布的《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的研究
结果可知,领军企业展现出了卓越的数字化能力以及优异的经营绩效,与其他
企业相比形成了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
动能,那么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呢?根据此问题,本文以
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作为研究内容,主要回答如下
几个问题:(1)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之中是否存在数字鸿沟现象?(2)企业
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有哪些?(3)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
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是否存在异质性?主要工作与结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本文从理论上探究了数字化转型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及其
作用机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的研发、融资、管理和信息四个途径,影
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的理
论基础时,主要提出了三种可能的理论:边际效应递减原理、发展不平衡理论
和信息非对称理论。
(2)本文从实证上探究了数字化转型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
机制。基于固定效应模型,本文验证了二者之间显著的全局线性关系。企业数
字化转型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通过内生性检验、
稳健型检验等一系列检验证明了实证结果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进一步的研究发
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通过研发投入、融资、管理效率和信息这几个机制途径
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的。
(3)本文从三个角度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
从企业规模、企业地理区位和企业所处的行业三个角度考虑,分样本回归。研
究发现:第一,大规模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在1%的水平下通过
了的显著性检验,而小规模企业只在5%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并且系数远小于
大规模企业的回归系数。第二,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东、中部企业的
全要素生产率,而对西部企业没有显著影响。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第二、
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第一产业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数字化转型可能带来“极化效应”,在分行业进行估计时,本文发现数字化转型
I
浙江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采矿、开采业、供应业、制品业、加工业和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均具有显
著的正向影响;对于第三产业,比如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
娱乐业以及互联网等产业的影响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4)本文引入面板平滑转换模型,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
的显著异质性效应。通过引入数字化转型作为转换变量研究其非线性影响。企
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异质性效应,表现在当处于较低水平的数字
化转型时(Digi<2),转换函数趋向于0,此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向;
当处于较高水平时(Digi>2),影响逐渐扩大,直至处于门槛值(Digi=4.07)时,
转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在不同数字
化转型程度下呈现显著的异质性。此外,在统计层面,本文基于线性检验与剩
余非线性检验,证实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
最后,基于以上主要结论,本文认为目前数字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数字鸿
沟现象,企业和政府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要兼顾数字普惠。要考虑到
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平衡充分的发展。应该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进
程,营造信息化市场,推进“数字普惠”,加快西部地区数字化建设,推动区域、
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共同富裕。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全要素生产率;数字鸿沟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