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IT > IT管理 > IT规划 > 某中学校园网络工程方案(doc 68).rar

某中学校园网络工程方案(doc 68).rar

资料大小:20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68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7/3/1(发布于湖南)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8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某中学校园网络工程方案(doc 68).rar”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XXX中学
校园网络工程方案

广州XXX科技有限公司
http://www.superdumps
地址:XXXXXXXX电话:XXXXXXXX

目录
前言 3
0.1网络应用的发展 3
0.2建设XX中学校园网的必要性 4
第一章 XX中学校园网需求分析 6
1.1XX中学网络现状 6
1.2用户需求分析 6
1.3功能需求 7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 9
2.1校园网络系统的构成 9
2.2系统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 9
第三章 网络系统设计方案 12
3.1网络的分层设计原则: 12
3.1.1核心层 Core Layer 12
3.1.2分布层 Distribution Layer 12
3.1.3接入层 Access Layer 13
3.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13
3.2.1综合布线系统组成简介 14
3.2.2设计综合布线系统依据的标准 16
3.2.3LUCENT 布线系统简介 17
3.2.4设计XX中学综合布线系统的考虑 19
3.3网络系统方案设计 22
3.3.1校园网的设计目标 22
3.3.2网络建设原则要求 23
3.3.3系统需求分析 24
3.3.4产品技术选型 25
3.3.5厂家产品选择 30
第四章 主机系统设计方案 34
第五章 软件系统设计方案 36
5.1系统软件 36
5.2服务器软件 36
5.3应用软件 37
5.4工具软件 38
第六章 校园多媒体教室系统实施方案 39
6.1多媒体教室概述 39
6.2系统结构及实施 39
第七章 项目材料清单 44
7.1综合布线系统 44
7.2网络设备 45
7.3服务器 45
7.4多媒体设备及外设 46
第八章 工程实施管理 47
8.1工程组织 47
8.2施工技术要求 48
8.2.1设备间环境建议和施工管理 48
8.2.2施工技术要求 48
8.2.3测试的方案 60
8.2.4竣工及验收 61
8.3工程实施 62
8.3.1工程设计 62
8.3.2实施步骤 63
8.3.3施工进度 64
8.4系统支持和维护 65
第九章 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66
9.1产品质量保证 66
9.2工程质量 66
9.3工程图纸和售后服务 66
9.4培训 66

前言
0.1网络应用的发展
目前,全球已掀起一股信息高速公路规划和建设的高潮,作为其雏形,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相连的计算机已近达数千万台,全球有数亿人在Internet上进行信息交换和各种业务处理。Internet上积累了大量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涉及人类面对和从事的各个领域、行业及社会公用服务信息。成为信息时代全球可共享的最大信息基地。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网络就是计算机”的说法被全世界普遍接受。各国纷纷宣布建设本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全球信息一体化局面已指日可待。

我国自1993年与Internet连通以来,已建成了四大主干信息网:中国公众信息网ChinaNET,中国金桥网ChinaGBN,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中科院网CASNET。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网络节点相继开通。广东省已经建立了面向本地服务的公共信息网。Internet显示出诱人的商业前景,被国人称为第二国道的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已经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当前由于网络、数据库及与之相关的应用技术不断发展,尤其国际互联网(Internet)和内部网(Intranet)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正在迈入网络中心计算(NetworkCentricComputing)时代。人们传统的交互和工作模式正在改变。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可以共享数据,使用群件技术(GroupWare)进而能够协同工作;多媒体数据的存储、传输、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以上这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学校传统的计算机业务系统产生影响,使用户能更方便、更直观的使用系统,也使系统的性能更完善、功能更强大。

Internet的发展带动了全世界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为现代学校应用程序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计算模式,这种计算模式能真正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使学校的计算机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将Internet技术应用到学校内部,并建立基于这种开放技术的学校应用程序,使学校本身具有了Internet的特性,这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