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
1前言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會方针,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虽,根据《国家中长 期教ff改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行部《关于全面提岛高等教w质量的荇干意见》 等文件的销神,在总结大学英语课程迮设和教学改箏经验的基础h,特制订本指南。
本指南提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意见,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进 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幵展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依据。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将不同闽家与地区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英语作为全球冃 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M要工具。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可以饵接 丫解国外前沿的科技进展、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学习和/解佾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间时也有助 于增强国家语言实力,冇效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各W人民的广泛交往,提升国家软实力。
《国家中长期教打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商质最是髙等教竹发展的 核心任务《”提商商等教行教学质M要求我们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优质外语教冇。高校开设大学英语 课程,一方面是满足W家战略需求,为W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 专业学习、W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 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m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索养,同时为 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
2课程定位与性质
2.1课程定位
大学外语教育是我国A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岽质的协调 发展具有甫要意义,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 育阶段必修的公并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荇代的重要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应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虽W家标准,参照本指南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于学校的 办学H标、院系人才培养的H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2.2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rr的一部分,兼存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 大学英ig课程是基础教存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b的是在髙中英语教学的苺础上进一步 提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也体现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可以 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孕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 力。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电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语言是文化的我体,n时也是 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和羋掘英语这一交流工具,除了学习、交流先进的科学技术或专业信息